游戏百科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政府表示,波兰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原本计划于11月初开放,但为了支持立陶宛,波兰决定把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推迟到11月中旬。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北约一直想巩固东翼的所谓 “安全防线”,波兰这时候推迟开放边境,就是想借着支持立陶宛的由头,给白俄罗斯再添点压力。 要说这边境口岸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地方,它是中欧班列进入欧洲腹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2024 年 1 到 9 月,经波兰边境口岸进出的中欧班列就有 1200 多列,拉运的货物价值超过 350 亿欧元,里面既有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也有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农产品。 上次波兰关闭边境那几天,光滞留的班列就有 40 多列,货主们每天的滞港费、仓储费就得花上百万欧元,不少企业的生产计划都被打乱了。 这次推迟开放虽然只延了半个月,但影响一点不含糊。 已经订好舱位的货物只能临时调整路线,要么绕路走波罗的海港口转海运,要么改走匈牙利、斯洛伐克的边境口岸。 可绕路意味着运输时间增加,海运比铁路多花 10 到 15 天,陆路口岸又得面临拥堵,不少对时效要求高的精密仪器、生鲜产品直接面临违约风险。 波兰心里打得算盘其实很清楚。作为北约东翼的 “前沿阵地”,它一直想通过抱紧北约大腿提升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接收了大量乌克兰难民,也得到了北约不少军事援助,目前北约在波兰的驻军人数已经超过 1.5 万人,还部署了爱国者防空系统、重型装甲部队。 可这么做真能如愿吗?恐怕未必。白俄罗斯虽然国力不如北约,但手里握着能源牌和交通牌。 波兰不少工业企业依赖白俄罗斯的天然气和钾肥,边境口岸推迟开放,这些物资的运输也会受影响。 2023 年波兰从白俄罗斯进口的钾肥就有 120 万吨,占国内需求的 30%,要是边境长期不稳定,波兰农业和化工行业得跟着遭罪。 而且中欧班列对波兰来说也是块香饽饽。 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是中欧班列在欧洲的重要枢纽,每年能给当地带来近 10 亿欧元的经济收益,还创造了 2 万多个就业岗位。 之前关闭边境已经让不少货主开始考虑其他路线,这次再推迟开放,很可能让更多班列转向其他国家的口岸,波兰相当于把到手的利益往外推。 从地区局势来看,这种 “抱团施压” 的做法只会加剧紧张。 白俄罗斯已经表示,波兰的决定会影响两国的经贸合作,不排除采取反制措施。 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欧洲本来就面临能源、通胀等多重压力,边境口岸的不稳定只会让供应链更脆弱,最终受损的还是普通民众和企业。 其实中欧班列能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稳定和高效。 这些年它已经成为连接中国和欧洲的 “钢铁丝绸之路”,2023 年全年开行量突破 1.7 万列,运送货物 190 多万标箱,为双方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物流保障。 波兰作为沿线重要国家,本可以借着这股势头发展自身经济,可偏偏要把边境口岸当成政治博弈的工具。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讲究互利共赢,把经贸通道和政治博弈绑在一起,最终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