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政府表示,波兰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原本计划于11月初开放,但为了支持立陶宛,波兰决定把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推迟到11月中旬。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哪是边境管控,分明是拿国际贸易当儿戏,把“一带一路”的大动脉,当成了自己讨价还价的工具。 要知道9月份时,波兰还干过一回更绝的,当时因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搞“西方2025”联合军演,波兰二话不说把所有波白边境的公路、铁路口岸全关了,无限期封闭。 欧洲铁路货运协会早算过账,85%到90%的中欧班列都得经波兰入境欧盟,尤其是马拉舍维奇那个枢纽,简直是中欧班列进欧洲的“咽喉”。 结果一关门,130多列满载电子产品、光伏组件的列车全堵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有的滞留了快两周,里面的生鲜货物烂了不少,企业要么转海运多等20多天,要么走空运多花30%成本。 波兰国有铁路公司PKP Cargo自己的收入都锐减,这损失甚至都上了《金融时报》的头版。 好不容易9月25日重新开放,大家以为能喘口气,没想到才一个多月,波兰又来这一套,这纯粹是把关闭边境当成了随用随弃的“工具”。 就像波兰总理图斯克自己说的,“紧张了就关,想开再开”,这种反复无常,根本没把国际供应链的稳定当回事。 至于这次推迟开放的借口——“支持立陶宛”,这理由更是站不住脚。 10月27日立陶宛突然宣布,无限期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说是因为有“带走私烟草的气象气球”从白俄飘过来,白俄罗斯外交部当天就召见立陶宛代办递了抗议照会,直说这是“挑衅”,还警告可能断了加里宁格勒的通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立陶宛跟着北约东翼搞的政治小动作,毕竟2024年他们就关过四处口岸,早就把边境当成了向西方表忠心的筹码。 可波兰偏要凑这个热闹,明明自己的口岸重启计划都定好了,非要为了这么个牵强的理由往后拖,这根本不是什么“盟友情谊”,而是想借着立陶宛的由头,继续拿捏中欧班列的命脉。 要知道波兰每年从过境班列里赚的钱可不少,光陆路贸易额就有250亿欧元,合人民币1900亿,现在为了政治站队连真金白银都不顾,这根本不是为了本国经济,而是为了讨好北约和美国。 波兰敢这么折腾,全是摸准了中欧班列“离不开自己”的命脉,但这命脉同时也是波兰的“钱袋子”,这么反复折腾,纯属自断财路。 9月份关闭那两周,不光中国企业遭殃,波兰的物流企业也怨声载道,这次推迟开放更不是时候,11月正是年底补货的关键期,大量汽车零部件、电商包裹都靠中欧班列运输,一旦滞留,欧洲车企的生产线可能得停摆,电商平台的旺季促销也得泡汤。 中国外交部9月份就强调过,中欧班列是中波合作的旗舰项目,符合双方利益,可波兰根本听不进去。 之前中国甚至开出过稀土优惠价、协调七国铁路工作组来谈,波兰都无动于衷,这说明他们要的根本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筹码,想用班列的停运逼中国在其他问题上让步。 不过波兰这套“以邻为壑”的操作,已经开始破坏了自己的枢纽地位。 中欧班列运营方已经在找替代路线,9月份关闭时就开通了经圣彼得堡的铁海联运线路,还加开了南线班次,虽然时间多花10天,成本涨15%,但总比被波兰掐着脖子强。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中欧班列南线,从中国经中亚、土耳其进欧洲,绕开波兰这个“不稳定因素”。 波兰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手里的“筹码”正在失效,等哪天企业都转了路线,马拉舍维奇枢纽成了摆设,波兰再想靠过境费赚钱可就晚了。 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跟之前那些搞贸易保护的国家没两样,最后只会把自己从国际供应链里踢出去。 这么看来,波兰这反复关闭边境的行为,本质是北约东翼国家地缘政治焦虑的爆发,更是美国“以欧制华”战略的缩影。 自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波兰就一门心思想当北约的“东部哨兵”,总想靠反俄反白俄来刷存在感,这次拿中欧班列开刀,就是想向美国和北约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波兰把桥梁当人质,最后只会连累整个欧洲的经济,白俄罗斯外长雷任科夫说得对,这种单方面关闭边境的行为,损害的是所有国家公民的利益。 波兰和立陶宛只顾着自己的政治算计,根本不管企业的死活、民生的需求。 现在距离波兰说的11月中旬还有十几天,可这十几天里,滞留的班列会越来越多,企业的损失会越来越大,欧洲的供应链缺口也会越来越明显。 波兰要是真把中欧班列逼到了绝境,中国有的是替代方案,可波兰自己呢,失去了枢纽地位,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最后只能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那些跟着起哄的北约国家也该醒醒,供应链稳定不是闹着玩的,真把这条路堵死了,受伤的只会是欧洲的通胀和民生。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