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00年,慈禧问一个年轻女子:“你有丈夫了吗?”女子回答说:“太后,我已经守寡

1900年,慈禧问一个年轻女子:“你有丈夫了吗?”女子回答说:“太后,我已经守寡14年了!”慈禧听罢一抬手,李莲英秒懂,离去后取回了笔墨纸砚,女子不解,只见慈禧大笔一挥,女子看后潸然泪下! 一个十七岁就守寡的女子,靠着自己的本事把濒临破产的商号做成了陕西首富。可当她三十一岁见到逃难中的慈禧时,一句守寡十四年的回答,竟让太后当场提笔写下几个大字。这个女人的一生既传奇又悲凉,她就是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 说起周莹,很多人可能是从电视剧里认识的,但真实的历史比剧情更精彩。1868年,周莹出生在陕西三原县孟店村,家里祖上曾经很风光,她的曾祖父周梅村在嘉庆年间靠经营盐业发了家,当过刑部员外郎。不过到了周莹出生那会儿,周家早就走了下坡路,父母又早早过世,她只能跟着哥嫂过日子。 1885年,十七岁的周莹嫁进了泾阳安吴堡的吴家。这门亲事说起来挺讽刺,吴家少爷吴聘患有肺痨,在当时就是不治之症,吴家想找个姑娘来冲喜。周莹嫁过去后发现丈夫病得厉害,但她也没抱怨,照顾得挺用心。两人还生了个女儿,可惜孩子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婚后三年,吴聘还是走了,周莹二十岁就成了寡妇。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公吴蔚文在外出做生意时溺水身亡,连账本都被冲走了。吴家东院一下子没了顶梁柱,族人都慌了神。这时候周莹站了出来,主动接管家业。说实话,那个年代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压力得有多大可想而知。 周莹这人脑子活,读过书识字,从小又听长辈讲过做生意的门道,上手比想象中快。她第一件事就是稳住人心,把伙计们的工资提高了三成,比同行都高,还搞起了年终分红,让掌柜和伙计们都能入股。更厉害的是,她给员工设了养老金制度,人老了退休还能拿钱,死了家属还能继续领。这在150年前简直超前得不得了,相当于现在的股权激励和社保制度。 做生意周莹最看重诚信。有一回吴家的商号把海盐错当成晋大青盐卖了,被顾客发现了。周莹知道后立马让商号贴告示认错,三倍价格赔偿,还在店门口挂了块”诚实无诈自律自戒”的木匾警示自己。这块匾后来成了中国商业史上有名的”诫欺匾”。 就这样,周莹把吴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原本只做盐业,后来扩展到棉花、布匹、茶叶、药材、丝绸等各行各业,商号开到了江苏、江西、安徽、湖北、上海、四川、甘肃等地。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连马都不吃别人家的草料,可见生意做得多大。 周莹赚了钱也不忘回馈社会。每逢灾荒她就开仓放粮,在好几个地方开粥厂救济百姓。她还出钱兴修水利、办学校、建文庙、捐军饷,在关中一带名声特别好,老百姓都叫她”活菩萨”。泾阳和三原两个县甚至把她的事迹写进了县志。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逃到西安。朝廷那会儿穷得叮当响,连日常开销都拿不出来。周莹听说后立马捐了十万两白银,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慈禧知道了很好奇,特意召见她。 见面时慈禧问周莹多大了,有没有丈夫。周莹说自己三十一岁,已经守寡十四年。慈禧听了很感慨,她自己也是寡妇,咸丰死的时候她才二十六岁,到那时已经守了三十九年。两个守寡的女人多少有些共鸣。慈禧当场让李莲英拿来笔墨纸砚,大笔一挥写下”一品诰命夫人”几个字。这可是一品大臣的夫人才有的封号,对一个商户出身的女子来说是天大的荣耀。周莹当时就哭了,这些年的辛酸和委屈一下子涌了出来。 慈禧还认周莹做了干女儿,两人以母女相称。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又捐了二十万两,慈禧感动之下再赐”护国夫人”牌匾。慈禧过六十大寿时,周莹送了一幅十二扇的金镶玉屏风,这件宝贝现在还收藏在陕西省图书馆,是镇馆之宝。 有了朝廷的认可,吴家生意更上一层楼。可周莹的个人生活却谈不上幸福。她过继的侄儿吴怀先长大后,竟然以她是外姓女子为由想夺家业,母子关系彻底闹僵。这事对周莹打击很大。 1908年,年仅四十岁的周莹病逝。她临终前把大部分财产捐了出去,一部分给朝廷,一部分分给下人和村民,自己几乎没留什么。出殡那天,十里八乡八万多村民来送行,场面相当壮观。 可最讽刺的是,周莹死后竟然进不了吴家祖坟。族人的理由是她没给吴家生下亲生儿子,按祖训不能入祖坟。那座占地五十多亩、柏树成林的吴氏陵园,恰恰是周莹出钱修的,她自己却进不去。周莹被埋在距离祖坟两百米外的地方,一座孤零零的坟头,就是她的归宿。现在这座坟早就找不到了,经过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早已荡然无存。 一个女人用二十年时间把家族带到巅峰,捐钱救国得了最高封号,死后却连祖坟都进不去。周莹的一生让人唏嘘,她既是商界传奇,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你觉得周莹的结局公平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