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下出名了,不仅银行知道,全网都知道了!内蒙古一银行员工,竟然利用节假日,进山捡

这下出名了,不仅银行知道,全网都知道了!内蒙古一银行员工,竟然利用节假日,进山捡垃圾10年,捡了10万余个饮料瓶,1.1万余根烧烤签,至今已进山371次,捡了2万多斤垃圾,被当地人称为“大青山清道夫!” 一件廢棄的塑料瓶,它的價值是多少?一個人業餘的時間,又能創造出什麼價值?當一個人把這兩件事結合,並且堅持十年,這份價值又該如何估量? 在呼和浩特,中國銀行新城支行的職員高偉,用他的行動給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案。他就是那個在山野間默默進行著一場現代“煉金術”的人。 這場煉金術的原料,是大青山裡被人遺忘的廢棄物。截至10月28日,統計數字精確得令人咋舌:103,982個飲料瓶,116,100根燒烤簽子,還有近3900斤叫不上名字的雜物。十年來,總重量超過了兩萬斤。 他的“提煉”過程,談不上什麼精妙。沒有固定的路線,哪裡的垃圾最礙眼,他就往哪裡去。有時為了摳出一個卡在石縫裡的瓶子,他得費上好半天勁。他甚至會給自己定下“KPI”,比如今年要撿夠一萬個瓶子,或者一萬根烤簽。 這場漫長煉金術的最終產物,是一筆8000餘元的收入。這筆錢,他一分沒留,全部送到了山區的留守兒童小學。就這樣,環境的負資產,經由他雙手的轉化,變成了一份注入孩子未來的希望。 這場煉金術,重塑的不只是廢棄物,更是高偉自己。在單位,他是與數字和規則打交道的銀行員工;在山裡,人們卻給了他一個更響亮的名號——“大青山清道夫”。 這個身份的轉變,起初充滿了雜音。同事們不理解,好好的假期為什麼要去幹這種苦差事。家裡人更是心疼,總勸他別把腰給累壞了。甚至有遊客好奇地問他,這樣撿垃圾,一天能給多少錢? 面對這些,他只是平靜地回答,沒人給錢,就是想讓山乾淨點。這句話,就是他為新身份立下的價值宣言。正是這份純粹,讓網友們感嘆,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高尚,是真正的行動派。 當一個人的行動有了足夠的熱度與持久度,就會產生奇妙的催化反應。高偉的煉金術,從一個人,慢慢變成了一群人。 第一個被“點化”的,是他的妻子。在高偉撿了差不多五年垃圾後,妻子退休了,也跟著他一起進了山。夫妻倆有了默契分工,妻子眼神好,專攻那些細小的燒烤簽,而他則負責把一袋袋沉甸甸的垃圾扛下山。 慢慢地,單位裡的同事、身邊的鄰居也受到感召,一支小小的環保隊伍就這樣形成了。他個人的習慣,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漣漪擴散到了整個社群。 這種現象並非孤例。天津有個徒步團體,習慣邊走邊撿拾沿途的垃圾;在烏魯木齊的南山牧場,也有遊客實在不忍心美景被糟蹋,自發裝滿了一整個背包的瓶子。高偉的堅持,只是激活了潛藏在許多人心中的那份善意與責任感。 說到底,高偉的故事驗證了一個再樸素不過的道理:最深刻的改變,往往來自最簡單、最持久的行動。那個彎腰的姿態,不僅是對自然的尊重,更是對社會的擔當。這場曠日持久的煉金術,最終煉成的“黃金”,是一座更潔淨的山林,一份更緊密的社群情感,和一個更向善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