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0年,当年提出武汉“封城”举措的李兰娟院士,为国家立下了卓越功勋,可谁都没

2020年,当年提出武汉“封城”举措的李兰娟院士,为国家立下了卓越功勋,可谁都没料到,这位在医学界威望极高的专家,竟是靠着自学中医,才有了后来声名远扬的院士之名!   很难想象,这位敢在关键时刻建议封锁千万人口城市的硬核院士,最初的医学启蒙,竟来自浙江绍兴乡村的泥土和煤油灯。   小时候在夏履桥村,她看着乡亲们被病痛折磨,心里便埋下了治病救人的种子。   最初行医时,她背着磨得发亮的旧木药箱,自己上山采草药,凭着一股子闯劲和摸索出的经验给人看病。   有一次遇到产后大出血的产妇,情况危急,她靠着几根银针稳住病情,为后续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夜里,别人休息时,她就着煤油灯啃《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些厚重的古籍,烟熏得眼泪直流也舍不得放下。   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想把自己临床积累的零散经验,用中医理论串起来,真正搞懂“辨证施治”的道理。   这份从中医里学到的对病症的整体认知,成了她后来医学道路上的重要根基。   真正让她突破瓶颈的,是面对重型肝炎时的困境,当时这种病的死亡率高达80%,单靠中医经验和古籍智慧,根本难以应对。   于是她一头扎进现代医学实验室,拿着仅有的3000元科研经费,足足奋斗了十年,终于研发出“李氏人工肝”技术,把重型肝炎的治愈率从11.9%大幅提升到78.9%。   有意思的是,她总说这套尖端技术的原理,和中医“扶正祛邪”的思路异曲同工,她没有抛弃中医的根,而是让古老智慧在现代医学里焕发了新生。   这种中西医融合的思维,让她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精准决断。   2003年非典期间,她在浙江果断划定17个隔离区,创下了“无二次感染”的纪录;2020年初,73岁的她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敏锐点破“人传人”的关键,随后正式提出“封城”建议。   这个震动全国的决定,像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硬生生切断了病毒的传播路径,当时不少人质疑“反应过度”“影响经济”,但她始终坚信“经济损失可以弥补,但生命的消亡不可逆”。   在武汉的ICU里,她既用“人工肝”技术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也坚持把中医药纳入诊疗方案。   有位重症病人西药效果不佳,她亲自诊断后判断是“痰湿”作祟,开出一剂化痰祛湿的中药方,三天后病人的呼吸状况就明显好转。   她看病时总习惯先搓热双手,把听诊器捂热了再接触患者,这些小细节里,藏着她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   支撑她一路走来的,是从赤脚医生时期就扎根心底的责任感,当年乡亲们把卖鸡蛋换来的钱塞到她手里,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她一辈子都记得“必须对得起他们”。   现在76岁的她,还在为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奔走。   从煤油灯下自学中医的乡村姑娘,到成为守护国民健康的“定海神针”,李兰娟院士用一生证明,真正强大的医者,从不拘泥于单一方法,而是以生命为最高原则,整合所有能用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