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溥仪1959年被特赦以后,毛主席就非常关心他。我觉得原因有二。第一,溥仪是中国最

溥仪1959年被特赦以后,毛主席就非常关心他。我觉得原因有二。第一,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意义重大,可以得到新中国的关照,在此后几百年也是一件美谈。第二,溥仪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1962年新春,中南海颐年堂的餐桌前,一场特殊的家宴正在进行。毛主席邀章士钊、程潜等乡友作陪,却故意对客人身份秘而不宣,只笑着说要陪"顶头上司"。当清瘦的溥仪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步入客厅时,众人方才恍然大悟——这位便是曾经的宣统皇帝。 毛主席主动迎上前握手,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半开玩笑地解释:"我们都曾是他的臣民,可不就是顶头上司?" 桌上是简单的湘味小菜:辣椒、苦瓜、豆豉,配着米饭馒头与葡萄酒,全然不见奢华。毛主席夹起一筷子青辣椒炒苦瓜放进溥仪碟中,见他辣得冒汗仍连声称赞,打趣道:"看来你这北方人,身上也有辣味哩!"随即指着程潜等人笑道:"他们的辣味更重,辛亥革命一闹,就把你这个皇帝老子撵下来了。"一句妙语让满座捧腹,溥仪也笑得前仰后合,往日的尊卑隔阂在笑声中消散。 席间谈及婚姻,毛主席关切询问:"你还没有结婚吧?"得知溥仪离异后,他郑重叮嘱:"可以再结婚,但要慎重,这是后半生的事,得找个合适的人成家。"饭后合影时,毛主席特意将溥仪拉到自己右侧,轻声说:"我们两人可得照一张像哟!"这张"开国元首与末代皇帝"的合影,成为跨越时代的历史见证。 1964年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座谈会上,毛主席的话题突然转向溥仪:"对宣统,你们要好好团结他。他和光绪都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做过他们的老百姓。"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关切:"听说溥仪生活不太好,每月只有180多元薪水,怕是太少了吧?" 在场的章士钊等人一时语塞,毛主席已转向他,认真说道:"我想拿点稿费通过你送给他,改善改善生活,人家是皇帝嘛!" 毛主席的关心并非一时兴起。早在1962年家宴时,他便关注过溥仪的生活状态,更对其自传《我的前半生》提出修改意见,指出书中"检查太多",叮嘱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不能成为检讨书"。此次提及工资,实则是长期关怀的延续。座谈会一结束,他便从个人稿费中拨款,托章士钊送往溥仪家中。 面对这份厚礼,溥仪感动至极,再三表示《我的前半生》刚出版,即将有稿酬收入,生活并不困难。经章士钊反复劝说,他才勉强收下,当即口占一诗:"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字字皆是肺腑之言。 毛主席对溥仪的关怀,从未局限于他个人。当章士钊提及"宣统的叔叔载涛的生活也有困难"时,毛主席立刻回应:"我知道他去德国留过学,当过清末的陆军大臣和军机大臣,他的生活不好也不行。"这份随口道出的了解,显露出他对溥仪家族情况的熟稔。 载涛作为清末重要军政人物,晚年生活困顿,毛主席的关切如及时雨。很快,另一笔稿费便由章士钊送到载涛家中,专门用于修缮房屋。这位历经三朝的老人接到钱款时泣不成声,当即提笔给毛主席写下谢函,字里行间满是感激。对载涛的关照,既源于对历史人物的尊重,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统战智慧。 这种关怀早已渗透在日常点滴中。溥仪刚被特赦安排为文史专员时,毛主席便召见勉励,关注他的工作适应情况。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点30分,溥仪去世,享年61岁,溥仪去世后,医生列举了多个病症:肾癌,尿毒症,贫血症,心脏病。 这个生于1906年2月7日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带着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终于回归了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