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最近的言论,值得我们注意:他承认中国是强大的国家,但话锋一转就说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最近的言论,值得我们注意:他承认中国是强大的国家,但话锋一转就说美国绝不会屈服,还直言不希望中国主宰一个大陆,关注国际形势的人都能品出味儿来,这根本就是“又想合作又要对抗”的老套路。 这话里的意思太明显了,说白了就是既眼红和中国合作能捞到的好处,又打心底里忌惮中国发展,想处处给我们使绊子,这种矛盾的心态简直藏都藏不住。从他这些话里就能看出来,接下来中美之间恐怕还是绕不开竞争,甚至会是那种关乎长远布局的战略层面竞争。 就拿最实在的经贸领域来说,去年年底 APEC 会议那阵子,中美刚把中断的经贸磋商给重启了,双方坐下来谈的时候气氛看着还挺平和。没过多久,美国农业部就特意公布了个数据,说 2024 年美国卖给中国的农产品比前一年多了 12%,像大豆、玉米这些美国一直卖得好的东西,出口量都创下了近三年的新高。 这事儿其实一点都不意外,美国的农业州向来都是给共和党投票的重要地盘,鲁比奥作为共和党里的核心人物,怎么可能不知道把农产品卖给中国对美国农民有多重要?要是中国不买他们的大豆玉米,美国那些农场主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到时候选票的事儿就得打折扣,这账他心里门儿清。 可这边磋商刚有点进展,美国商务部那边就悄悄搞起了小动作,偷偷扩大了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以前还有几款中端的芯片制造设备没被限制,这次直接全给列进了限制清单里,更过分的是,还逼着荷兰的 ASML、日本的东京电子这些盟友企业跟着他们一起限制中国。 你说这事儿办得有多矛盾?一边想捧着中国市场赚钱,让美国农民的粮食有地方卖,另一边又怕中国科技起来了,非要卡我们的脖子,不让我们拿到需要的设备。这种又想吃又怕烫的操作,简直是把 “又合作又对抗” 这七个字刻在了脸上。 后来到了 2025 年,这事儿还有了新变化。听说美国那边暂时没把光伏、动力电池这些新能源产业加进限制里,也没再扩大芯片法案里的限制条款,估计是自己也扛不住压力了。毕竟中国的光伏组件质量摆在那儿,美国自己搞光伏产业还得靠中国的技术和产品,要是真彻底限制了,他们本土的光伏项目肯定得耽误。 可他们也没打算真的放松,转头就拉着欧盟、日本、韩国签了个什么供应链合作备忘录,计划一年之内搞出半导体、稀土、新能源材料的替代供应链,还让 ASML 这些企业把生产线搬到美国去,想慢慢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等准备好了再重启限制。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而我们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和欧盟签了新能源合作的备忘录,打算未来一年给欧洲出口 12GW 的光伏组件和 80GWh 的动力电池,少靠美国市场也能活得挺好,这应对也是相当稳了。 在气候变化这个事儿上,美国的矛盾劲儿就更明显了。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美两国刚一起发布了个《21 世纪 20 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宣言》,白纸黑字写着要在可再生能源、碳捕捉这些领域加强技术合作。那时候美国态度可积极了,还主动开口,希望中国能分享点光伏产业的技术经验。这也不奇怪,毕竟中国的光伏组件产量占了全球八成以上,手里的技术专利也是世界第一,美国想借着合作快点把自己的光伏产业搞起来,这点心思谁都能看明白。 可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鲁比奥就在国会听证会上变了脸,说 “不能因为气候合作就放松对中国的战略警惕”,还推着国会通过了个法案,限制美国能源企业和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合作,甚至要求给那些参与中美气候合作的企业搞 “安全审查”。这简直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嘴上喊着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实际行动上却处处设卡子,生怕中国借着合作再多发展一点。这种心口不一的做法,把美国那种既想利用中国技术解决自己问题,又怕中国变强的矛盾心态暴露得一干二净。 鲁比奥嘴里说的 “不希望中国主宰一个大陆”,这话听着就更有门道了,说白了就是看着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心里发慌了。他说这话之前没多久,中国刚和东南亚那些国家一起完成了 RCEP 生效后的第一次联合关税审议。 要知道 RCEP 可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东盟十国和中、日、韩这些国家,生效这三年来效果特别明显,2024 年区域内的贸易总额比前一年增长了 3%,在全球贸易都不太好的情况下,这数已经相当亮眼了。而且在 RCEP 框架下,区域内九成以上的商品都能实现零关税,做生意方便多了,所以现在东盟国家都更愿意和中国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