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心态还是没有摆正。这两天在英国访问的苏林,在牛津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说世界的关键不在你站在哪一边,而在如何站稳。强调越南是独立自主国家,不是大国附庸。 苏林还说,世界的关键不在于站在哪一边,而在于如何站稳脚跟。这种说法可以说是相当有气魄,把越南的“多向外交”路线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一副天下局势尽在掌控的姿态。 可问题来了,越南有没有那个条件真能做到“站稳”呢?这恐怕不是一句话能解决的。说到底,越南现在的处境很微妙。大家都知道,东南亚的位置不仅得天独厚,也是大国博弈的热土。 近几年,越南一方面跟不少发达国家关系走得很近,加入了不少国际经济合作圈子;另一方面,越南也把和邻国的传统合作看得很重。 苏林这番讲话背后,其实是越南当下的真实写照:想要左右逢源,又不想被大国博弈裹挟。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历史上,越南也曾经有过让人羡慕的时刻,比如曾经和多个大国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但每次遇到风浪,越南的“独立自主”总是难以完全实现。 最近几年,国际上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比如中美关系复杂多变,地区安全局势时有起伏,越南想要“站稳”,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再说回这次苏林的演讲,虽然态度很坚决,表达也很到位,但现实中,越南的选择并不多。国际格局变化太快,区域内经济、安全、贸易等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越南想要保持与各方的平衡,难度可想而知。比如在南海问题上,越南一边强调自己的主权立场,一边又不得不考虑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 最近东盟峰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越南的表现也是小心翼翼,既不愿意被视为某一方的“棋子”,又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自己的声音。 可以说,越南的“独立自主”更像是一种外交策略上的权衡,而不是完全的自由选择。其实,越南的“站稳”并不是要选边站队,而是真的要有能力随时应对变化。 过去几年,越南在国际上的表现既有亮点,也有短板。比如在防疫、经济恢复等方面,越南曾经一度成为“优等生”,吸引了不少外资,也推动了国内产业升级。 但与此同时,越南也面临着劳动力转型、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国际上对越南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一方面看好它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其制度和政策的连续性。 苏林这次演讲,既是表达信心,也是自我鼓劲,但想要真正“站稳”,还需要更多的内功和底气。总的来看,这次苏林在牛津大学的演讲,既是向世界释放信号,也是向国内展示信心。 越南当然有理由追求自己的路,但现实中的每一步都要走得很小心。如今的国际形势千变万化,越南想要站稳。 还得继续在内政、外交、经济等各方面下功夫。说到底,这个世界不是靠谁喊得响就能站稳脚跟的,还得看真本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