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日本传出重要消息,特朗普的专机刚飞离东京,一则新闻就炸了锅,刚和特朗普称兄道弟的

日本传出重要消息,特朗普的专机刚飞离东京,一则新闻就炸了锅,刚和特朗普称兄道弟的高市早苗,居然当面硬顶了美国的要求!这剧情反转得让人措手不及。   要说28号那天的会晤多热闹啊,高市早苗当场说要推荐特朗普拿诺贝尔和平奖,还喊出共建日美同盟黄金时代的口号,甚至特意送上安倍晋三用过的高尔夫球杆,借着前首相与特朗普的旧交情拉近距离,两人共乘“海军陆战队一号”直升机前往横须贺基地的画面,被美日媒体大肆渲染为同盟稳固的象征。   可谁能想到,这和谐劲儿全是装出来的!特朗普的专机刚飞离东京,日本政府人士就爆料了,会谈桌上压根不是一团和气,藏着好几场激烈交锋,高市早苗当面就顶回了美国的硬要求,最显眼的就是能源和军费这两件大事。   能源问题上,美国早早就给日本划了红线,要求其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还顺带施压制裁俄石油公司。但高市早苗直接摆明了难处,直言禁令执行难度极大,恳请美方理解日本的实际需求。   这背后藏着实打实的利益牵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近9%,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还持有俄“萨哈林2号”项目合计22.5%的股份,这个项目的供应合同要到2028年才开始陆续到期。   日本经济产业省早算过账,替换这些能源供应不仅成本高昂,还会直接导致国内电价飙升,在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这种民生压力根本扛不住。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近年虽在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采购,但主要是为了平衡对澳大利亚的依赖,而非替代俄罗斯,这种能源布局的惯性,哪能凭美国一句话就彻底改写。   军费问题的交锋更见张力。特朗普政府早就放出话,要求日本将防卫费占GDP的比例从2%提升到3.5%,甚至暗示要向NATO的5%看齐。   可高市早苗在施政演说里只敢承诺实现2%的目标,会谈中更是绝口不提新的开支承诺。这可不是故意不给美国面子,实在是日本财政早已捉襟见肘。   按照现行的《防卫力整备计划》,2023至2027财年的防卫开支已经涨到43万亿日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56.5%,要实现2%的目标,2025财年还得靠补充预算再凑1万亿日元。   这笔钱来源都没着落,之前岸田文雄想过增税,结果被党内骂回了原形,现在只能靠出售办公楼、动用决算盈余这些临时手段东拼西凑。   要是真听美国的涨到3.5%,每年得多掏10万亿日元,财务省官员都直言“预算空间已被榨干”,强行加码只会推高国债发行量,引发日元贬值和市场动荡,这种风险高市政府根本不敢冒。   高市早苗的硬气,还藏着国内政治的算计。她能坐上首相位置,离不开与日本维新会的联合执政,这个政党一直强调美日关系“对等”,主张同盟不能沦为美国的附庸。   而且日本民众对增加防卫费本就意见很大,2023年底修订安保文件时,数百名民众上街抗议,学者们也批评扩军背离和平宪法,是在引火烧身。   要是全盘答应美国要求,别说执政基础不稳,下次选举都可能翻车。   更何况高市本身的政治立场也有支撑,她虽主张强化防卫,但更清楚不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毕竟她背后的支持者更看重日本在同盟中的实际利益,而非表面的顺从。   美国那边的施压也并非无懈可击。特朗普此行本就带着经济算盘,想逼着日本落实之前承诺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工具,这笔钱相当于日本年度GDP的近10%,高市政府本就对此十分抵触。   借着能源和军费问题摆困难,其实也是一种谈判策略,用自身的“难处”换取美国在投资协议上的松动。   毕竟日本心里清楚,美国需要横须贺这样的前沿基地,从这里出发的航母7天就能到波斯湾,2到3天可抵朝鲜半岛,这种战略价值让美国不会轻易撕破脸。   表面看是高市早苗突然反水,实则是日美同盟长期“不对等”积累的必然。   多年来日本在安保上依赖美国,但经济和能源利益又有自己的盘算,之前为了维持核燃料循环政策,连《美日核能协定》都敢选择更灵活的自动延长模式,就是不想被美国过多牵制。   这次借着特朗普访日的机会,高市早苗用“表面迎合、私下硬顶”的方式,既给了美国面子,又守住了本国底线,这种操作看似反转,实则是日本在同盟框架内争取空间的惯常手法。   毕竟同盟的本质是利益交换,没谁真愿意做赔本的买卖,特朗普刚走就爆出真相,不过是撕破了那层温情脉脉的合作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