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向国际法院强力反击,他明确指出海牙国际法院对菲律宾没有司法管辖权。海牙法院现在强加给他的反人类罪是不合法的,必须将他无罪释放。 要弄明白杜特尔特为啥敢硬刚海牙国际法院,得先把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 “禁毒战争” 拎出来说清楚。 2016 年他刚坐上菲律宾总统宝座,就把矛头对准了泛滥成灾的毒品问题,那股子狠劲确实少见 —— 上任头 72 天,扫毒行动就造成超过 3500 人丧命,平均一天得倒下 47 人,其中四成是警方直接行动导致,剩下六成死者连凶手是谁都没查清。 这波操作直接把毒贩们吓得不轻,却也给西方人权组织递了 “刀子”,他们盯着那些不明不白的死亡案例,一口咬定是 “法外处决”。 后来 ICC 跳出来挑头,说这事儿涉嫌反人类罪,可仔细扒扒法律条文,就能发现这指控从根上就有点站不住脚。菲律宾 2011 年才加入 ICC 的《罗马规约》,2018 年就宣布退出,2019 年 3 月退出正式生效。ICC 说自己还有管辖权,依据的是《规约》第 127 条,声称犯罪发生在菲律宾还是缔约国的时候。 但较真起来,ICC 直到 2021 年 9 月才正式启动调查,这时候菲律宾早就退出快两年了。更关键的是,之前 2018 年所谓的 “初步调查”,其实只是翻译出错闹的乌龙,中文里该叫 “初步审查”,根本不算正式的调查程序,连启动都得经预审分庭同意,那会儿显然没走到这步。杜特尔特说对方没管辖权,可不是空口白牙喊口号,这法律漏洞明摆着。 再看看 ICC 拿出来的 “证据”,大多是人权组织和一些证人的说法。有个叫马托巴多的前杀手,2016 年在参议院指证说,杜特尔特当达沃市长时搞了支 “敢死队”,25 年里杀了 1000 多人,还说亲眼见杜特尔特用 Uzi 冲锋枪打死过司法部人员。 可这说法当时就被菲律宾政府反驳了,内政部长直接说是 “谎话”,而且人权委员会早年调查半天,也没拿出实锤证据起诉。 更有意思的是,ICC 指控的 “系统性谋杀”,连死亡人数都没个准数,一会儿说 1.2 万,一会儿又冒出来 3 万,这种模糊的数据很难让人信服。 反观杜特尔特自己,2025 年 9 月出席听证会时倒挺坦荡,承认让警察 “引诱罪犯反击”,但否认授权杀人,还说成立 “行刑队” 是为了清理罪犯,全程态度强硬,一句 “不道歉、不找借口” 把立场摆得明明白白。 更值得琢磨的是 ICC 这办事风格,实在有点双标。当年它给苏丹前总统巴希尔发逮捕令,巴希尔照样去约旦、南非访问,这些缔约国压根没执行;2023 年给普京发逮捕令,普京 2024 年去《规约》缔约国蒙古,人家总统直接说 “不屈从”;轮到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美国干脆直接制裁 ICC 相关人员。 可到了菲律宾这儿,马科斯政府借着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就把杜特尔特送进了海牙。这背后的门道不难猜,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矛盾早就摆上台面,现任政府刚好借坡下驴,把这个 “烫手山芋” 推给 ICC,既顺了西方的意,又能打击政敌,一举两得。 杜特尔特敢这么硬气,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有民意基础。虽然西方骂声一片,但他的禁毒行动确实戳中了菲律宾民众的痛点。在毒品泛滥最严重的时候,街头贩毒、吸毒引发的抢劫、强奸案屡见不鲜,普通百姓早就怨声载道。 杜特尔特的铁腕手段虽然争议大,却实实在在让街头犯罪率降了下来,这也是为啥他被送上海牙时,还有数千人在法院外举着标语支持他。 反观 ICC,明明规定了 “补充管辖权”,只有国内法院不管的时候才能介入,可菲律宾国内压根没对禁毒战争做正式调查,它倒先跳出来越俎代庖,难免让人觉得是借 “人权” 之名插手别国内政。 再说国家元首豁免权这事儿,也透着蹊跷。按惯例,前国家元首的职务行为卸任后也能豁免,除非是酷刑、谋杀这类非职务行为。 ICC 说杜特尔特的行为不算职务行为,可扫毒本身就是总统的职责之一,这界定本来就有争议。之前前南斯拉夫问题法庭审米洛舍维奇,人没等判决就病死了;利比里亚前总统泰勒被定罪,那是国内法院先处理的,和杜特尔特这情况完全不同。杜特尔特自己也说了,愿意承担法律责任,但得是在菲律宾的法律框架内,这话其实就是在怼 ICC 越权。 现在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审判可能要拖好几年,就算真定罪,最高也就是无期徒刑,可执行还得看各国脸色。 想想美国之前因为 ICC 查阿富汗战争罪,直接制裁检察官,就能猜到真要判了,菲律宾执不执行还是两说。 杜特尔特这会儿忙着竞选达沃市市长,敢公开硬刚 ICC,既是摆姿态给选民看,也是吃准了对方的管辖权根本站不住脚 —— 毕竟连法律程序都有这么多漏洞,这指控自然很难让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