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3年,这名河南初二的女生因为英语试卷背面写了一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

1973年,这名河南初二的女生因为英语试卷背面写了一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被老师批评后选择跳水自杀,这件事曾轰动一时,这个女生名叫张玉勤。

​​1973年的中国校园,还没从“读书无用论”的余波里完全走出来,教育评价不像现在这样清晰,师生间的相处也总带着点拘谨。

​​开春三月,杨天成刚调到河南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当初二(1)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班里有个叫张玉勤的学生,跟母亲吵了架,气性大就不来上学了。

​​她父亲看着快期终考试,急着让女儿参加,找到杨天成说好话,杨天成心软就答应了。

​​谁也没料到,这个顺水人情,会牵出一场轰动全国的悲剧。

​​张玉勤的英语考得不好,只拿了6分。

​​许是觉得没面子,又或是受了当时“学外文没用”的说法影响,她在试卷背面写了几句顺口溜:

​​“我是中国的人,何必去学外国文,不会ABCDE,也能当好革命的接班人,接好革命的班,还能埋葬帝修反”。

​​杨天成改卷子时看到了,没太当回事,晚上开教师会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可这事儿传到校长罗长奇耳朵里,性质就变了。

​​第二天早操后,罗长奇把全校学生叫到一起,公开点了张玉勤的名批评,还让各个班都开会讨论批判。

​​早自习的时候,杨天成又把张玉勤叫到办公室,语气挺重:

​​“你这妮儿,考不好算了,还写顺口溜顶撞老师,让你写检查也不写。要是没外文这个工具,毛主席思想咋传到全世界去?”

​​张玉勤低着头认错,说自己错了,杨天成让她去班上作个检讨,给大家当个教训。

​​吃过午饭,班里同学发现张玉勤没来,杨天成赶紧派两个学生去她家找,人没回。

​​他慌了神,跟校长罗长奇汇报后,发动初二年级两百多个学生分头找,翻遍了周边也没见着人影。

​​第三天一早,有人在虎山水库发现了张玉勤的尸体,公安局查完说是自杀。

​​杨天成后来想起这事儿就后悔:“当时就不该让她来考试,更不该一遍遍批评她。”

​​这事儿本来是桩校园悲剧,没想到当年8月起,“张铁生交白卷”“黄帅日记”这些事接连冒出来,风向一下就变了。

​​罗长奇的校长职务被撤了,杨天成的公职也开了,让他留用察看两年,更没想到的是,1974年1月,江青知道了这事儿。

​​没多久,这桩校园悲剧定性成“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的典型,还诬陷学校搞“法西斯专政”。

​​张玉勤写的顺口溜也被改得更简练,变成“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能做接班人”,在全国传开来。

​​当年2月,杨天成和罗长奇被逮捕,这把火很快烧遍全国,不少踏踏实实教书的老师都被打成“复辟典型”,光唐河县就揪出280个“罗长奇、杨天成式人物”。

​​刚有点秩序的学校,又乱成了一锅粥,张玉勤倒成了“英雄”,被追认为“革命小将”“优秀共青团员”,拨专款给她修了烈士墓,碑文写着“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

​​政府还帮她家盖了三间瓦房,屋里摆满了全国各地送的镜框,她一个哥哥靠这个被推荐上了大学,父亲也成了学校的贫农代表。

​​直到1977年,科教领域开始拨乱反正,邓公直接批示过问,这桩冤案才得以平反。

​​撤销了对杨天成、罗长奇的刑事处分,把工作和工资都恢复了。

​​罗长奇回学校主持工作,杨天成接着当班主任,后来还升了副校长,1996年才退休。

​​杨天成晚年总思考这事儿,他觉得管学生、爱学生都没毛病,差就差在方法上。

​​他最担心老师说话没轻重,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后来县里说要在张玉勤坟旁建“马振扶事件纪念馆”,杨天成心里犯嘀咕:三十多年都过去了,大家日子过得安生,建了馆再提那段历史,谁对谁错说得清吗?

​​这事儿放到现在,顶多是民事赔偿,压根够不上刑事犯罪。

​​这桩事里,最让人揪心的是教育的走样。

​​老师想管好学生,校长想抓校风,初衷都不算坏,可偏偏用了公开批评、逼写检讨的方式,没顾着一个孩子的自尊。

​​现在的老师也该记着,批评不是要戳孩子的脸,是要拉着他的手往对的地方走。

​​更该警惕的是历史的教训,那阵儿的极左思想,把简单的事儿往复杂里搅,把教育的事儿往政治里套,最后坑了一堆好人。

​​杨天成的反思,张玉勤的悲剧,都在说一个道理:教育的根是育人,不是整人;历史的用是警世,不是造势。

​​历史从来不是要揪着过去不放,是要让每个后来人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