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回礼,一家这样,我能理解。可家家都这样我就不理解了。 我们学校是两口子的有40多对。 就白事来说,两口子一方各两个老人,就是四桩事,一桩事上100块钱的礼,四桩事就是400块钱。 就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只有工资,没有其他收入,这样的礼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我今年50多了,遇到这样的同事,每次都是上400块钱的礼。 近年来身体出了问题,上不了课,带不了班主任,职称“正直”的校长也不给我晋升。 课时费一个月300多,班主任补贴一个月700,职称晋升到五级,一个月600多。 这样大致算下来,一个月要少挣1500元左右,一个月1500元,一年就是一万八,十年就是18万。 少挣18万不说,看病还花了十几万,加起来将近30万。 手头吃紧,还这样上礼,就感到有点吃不消,于是就问了问别人,看看他们碰到这种两口子的情况是怎么上礼的。 这一问,竟被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你们是两口子,白事人家给你上了400块钱的礼。人家有了白事,你们是不是应该各自给人家回礼,一桩白事各上100块钱的礼,这样才对等吗。 可事实是,全校40多对两口子,没有一家是这样回礼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两口子四个老人,你是上了400块钱,比我们多上了200块钱的礼,可我们也要摆四回席呀。 真要这样说,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得了便宜还卖乖。 我们小县城过白事,席都设在村里,大家都是抽时间去吊唁一下,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吃席的。 如此回礼,一家这样,我能理解。可家家都这样我就不理解了。 条友们,你们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