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天天刷题到深夜,成绩就是上不去!”其实真正的问题往往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太多努力花在了“无效行为”上。 我在省重点高中教了20多年物理,今天就来聊聊那些看似勤奋,实则最浪费时间的物理学习行为! 无效行为1:盲目刷题不总结 这是很多高中生物理成绩不上不去的通病,但关键是他们还觉得自己明明很努力。这其实就是很常见的“假努力”,因为方法不对,全都白费。 我常跟高一的学生们说,不要觉得靠刷题就能把成绩刷上来,那是初中的方法,高中物理根本没用。 破解法: 不会就是要去背公式、概念和定义,再把解题方法通过题目练出来。方法不会,刷多少题也没用。 无效行为2:遇到难题立刻翻答案 高中物理“会”的标准是能够独立做题。而那些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想着自己解决,就指望看答案的孩子,实际上一看以为自己都会,这道题就过了,根本没思考。结果下次同类题仍卡壳——这形成了惰性依赖。 破解法: 一道题的答案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要重点听的是,这类问题有几种思路,为什么选择这种思路……有的老师你跟着他的思路学,就能知道题该怎么解的,核心就在老师有总结。 无效行为3:笔记成“知识搬家” 记笔记但是不看笔记,记笔记但是不背笔记。这就是高中物理上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的根本原因。上课能听懂,说明认同老师的逻辑,但是看别人表演和自己能表演是两回事,中间有一个把老师的能力迁移为自己能力的过程,这步很关键。 破解法: 每节课我都要求孩子把我上课的板书,一字不落地抄在自己的笔记上。接下来就是要精准地记忆,把我教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全都背下来,自然就会做题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我在讲课时,能够把我20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高中物理考点,精准地教给学生。 物理成绩提升就像解魔方,找对方法是关键。希望每个努力的孩子都能少走弯路,让每分钟都真正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