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真是忍无可忍了,日本人开始自己骂自己祖宗了!那段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历史,现在终于有人不装聋作哑了。可惜,骂得太晚,当初不贪心,哪会有今天的局面? 在日本最大的社交平台X(原Twitter)上,一条热搜冲上第一:如果当年日本不贪心。 评论区炸了锅,很多日本网友罕见地情绪激动,有人直言“军国主义毁了整个国家的未来”,有人更是破口大骂:“都是祖宗的错,把整盘好棋下成了烂局!” 在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开始骂自己祖宗的时候,说明真有人清醒了。 九一八事变过去94年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柳条湖自导自演了一出爆炸剧,借口“保卫满铁”,对中国东北发动全面军事行动。 不到半年,整个东北三省陷落,3000万中国人沦为亡国奴。这不是普通的战争,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殖民掠夺。 当时的日本,已经不是个小岛国家了。在东北,他们拿下了全国一半的煤炭资源,掌控了整个铁路网。 再加上朝鲜、台湾,他们手里的牌,简直是亚洲最肥的一摊。 他们甚至可以靠着“以战养战”,源源不断地从被占领区榨取资源,支撑持续扩张。打赢战争的基础,他们早就有了。 可惜,他们不满足。他们贪心。他们想吞下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亚洲。 1932年,他们又打上海;1933年,进逼华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更是胆大包天地偷袭珍珠港,拉着全世界下水。 就像那句中国古话,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以为自己能消化下这么多地盘,结果反而被撑死了。 其实,在1932年,苏联还主动向日本示好,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默许其在东北的存在。 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正式签署,日本眼看可以稳住北方,转头就南下,结果惹怒了美国,珍珠港一炸,直接开启了灭国倒计时。 战略格局完全可以不同,但他们选错了路。 有时候,历史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脑子。 更讽刺的是,日本当时控制的地盘有多大?东北三省、朝鲜半岛、台湾岛、太平洋西岸,统治面积是本土的七倍,人口超过5亿。 试问,哪个国家手握这样的底牌还会输?可他们偏偏输了,输得一地鸡毛。不是打不过,是太贪、太蠢、太狂。 而中国呢?从九一八开始,东北义勇军奋起抗敌,马占山江桥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冯占海、黄显声,一个个名字在枪火中被铭记。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成形。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抵住了一个帝国的铁蹄。 14年浴血奋战,换来了胜利,也换来了民族的觉醒。 现在,有些日本人终于开始反思了。他们说:“如果当时我们不挑衅美国,不背叛苏联,跟着同盟国混,说不定还能分一杯羹。” 听上去挺理智,但其实是后悔没当个聪明的强盗,不是觉得当强盗本身有错。这种反思,说到底,还是没摆脱军国主义的逻辑。 2025年的今天,世界局势复杂多变。 特朗普回归白宫,掀起新一轮关税战,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一顿关税猛砍,仿佛又回到了1930年代那种“闭关锁国+对外扩张”的节奏。 俄乌战争打了四年还没完,美国逼乌克兰妥协,俄罗斯死咬“特别军事行动”的底线。大国之间的信任,早就碎了一地。 可中国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上合峰会在天津召开,金砖峰会在巴西举行,中国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反对脱钩断链,倡导互联互通。这不是和平主义,这是战略自信。 日本当年靠掠夺崛起,最后自毁长城;中国今天靠合作发展,不靠枪炮换尊严,而是靠实力赢尊重。这才是文明国家该走的路。 当然,历史不能忘。九一八的警报依旧在响,它不是提醒我们仇恨,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了。我们有算旧账的能力,但更有不让新账出现的智慧。 有人说,中国崛起是为了复仇。这种看法太肤浅了。中国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强大,而是为了让再也没有人能欺负我们。 我们不用去偷袭谁,也不需要签什么虚伪的条约。我们只管让自己强大,强大到别人不敢动手。 所以,当日本人自己开始骂祖宗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嘲笑他们。我们要看清,这种反思的深度,决定了他们未来的方向。 如果他们真能学会反思侵略、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也许中日之间,还能有真正的合作。 而不是每年到了九一八,就演一遍“表面悼念、内心推责”的剧本。 但如果他们还是觉得“当初只是贪得不够聪明”,那我们的态度也很明确:每一笔账,我们都记得,一笔都不会忘。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沉默的民族,更不是一个软弱的民族。 我们能用一百年站起来,也能用未来的一百年让世人明白,任何贪婪和侵略,终将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