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宋河酒业正式迈入锅圈时代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霍坤峰

在豫酒版图中,曾经以“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响彻四方的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河酒业”),近三年深陷破产重组的困境。如今,随着核心管理层的密集更迭,锅圈实业对这家老牌酒企的掌控权尘埃落定,宋河酒业正式迈入“锅圈时代”。这场跨界整合,不仅关乎一家酒企的生死存亡,更成为快消品巨头入局传统酒业的标志性案例,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引发诸多猜想。

人事更迭落定,锅圈实业“掌舵”宋河酒业

10月的豫东平原已透着寒意,但宋河酒业工商信息变更记录,却释放出耐人寻味的市场热度。

天眼查显示,10月30日,宋河酒业法定代表人悄然由朱文臣变更为王水云,并且登记为高管人员,职务是公司董事、总经理。据悉,此人正是锅圈实业创始人杨明超身边的核心干将,长期负责锅圈供应链体系的搭建与管理。

这并非锅圈系人马首次出现在宋河酒业的管理层名单中。10月20日,宋河酒业全资子公司河南省宋河酒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河酒实业”)已先行完成人事调整:李金智接替原法定代表人朱景升,同时备案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而此前任职的所有高管均悉数退出。接近锅圈实业的知情人士向记者确认,李金智是杨明超团队中的关键副手,曾主导锅圈多个区域市场的扩张与渠道下沉,在终端运营领域经验丰富。

“短短10天时间,母公司与核心子公司接连完成法定代表人变更,且新任管理者均为锅圈核心团队成员,这绝不是简单的人事调整。”一位长期跟踪豫酒发展的行业分析师指出,法定代表人变更涉及公司决策权限的核心转移,尤其是子公司宋河酒实业,承担着宋河酒业主要的生产与销售职能,其管理层“大换血”意味着锅圈实业已开始实质性接管宋河的日常运营。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年底,锅圈实业团队已多次进驻宋河酒厂,锅圈实业已作为托管方介入宋河酒业的经营管理,对生产车间、库存基酒、销售渠道等核心资产进行梳理。很显然,当时已经为此次人事接管做好了前期准备。

2024年12月底,河南省鹿邑县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批准宋河酒业合并重整计划,锅圈实业集团是宋河酒业的重整投资人。杨明超则以“新宋河总规划师”的身份参与宋河酒业的实际经营工作中。

“从‘重整投资人’到‘实际掌舵者’,锅圈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上述分析师表示,此次人事落定,标志着宋河酒业的破产重组进入收尾阶段,也宣告着锅圈实业正式将这家老牌酒企纳入自身商业版图。

跨界入局,厘清锅圈的“算盘”与宋河的“困局”

在快消行业,锅圈实业的名字与“社区火锅烧烤食材连锁”紧密绑定。自2017年成立以来,锅圈以“供应链+门店”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3年底,全国门店数量突破1.2万家,覆盖超800个市县,年营收超70亿元。如今跨界接手宋河酒业,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暗藏深意。

“锅圈的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与终端渠道,而白酒行业的痛点恰恰在于渠道效率与用户触达。”一位接近锅圈决策层的人士透露,杨明超团队早有布局酒水品类的想法,此前锅圈门店已尝试销售啤酒、预调酒等产品,此次接手宋河,是其“大快消”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他看来,宋河拥有年产1.8万吨优质白酒的生产能力,以及“中国名酒”“中华老字号”的品牌背书,这是锅圈短期内难以自建的核心资产;而锅圈的1.2万家门店,以及背后覆盖的超3000万会员,将为宋河提供全新的销售渠道。“想象一下,消费者在锅圈买火锅食材时,顺手带走一瓶宋河酒,这种场景的转化效率可能远超传统烟酒店。”

此外,锅圈的数字化能力也被寄予厚望。据了解,锅圈通过门店网络系统、线上小程序已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能够精准分析消费者的地域分布、消费频次、偏好品类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反哺宋河的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比如针对南方市场推出低度酒,针对年轻消费者开发果味白酒,甚至根据不同区域的火锅口味搭配专属酒水产品。”上述人士补充道。

相较于锅圈的“野心”,宋河酒业的处境则更为现实。作为曾经的豫酒“六朵金花”之一,宋河酒业曾有过辉煌时刻:2013年营收突破20亿元,跻身全国白酒行业第二梯队。但此后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深度调整以及自身经营问题的影响,宋河业绩持续下滑,2020年后更是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生产一度停滞,经销商大面积流失,最终不得不走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

“宋河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传统区域酒企的共性困境:品牌力跟不上一线名酒,渠道被挤压,产品创新不足。”上述行业分析师指出,在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持续挤压式增长的背景下,区域酒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锅圈实业的入局,为宋河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可能,“借助锅圈的渠道与数字化能力,宋河酒业或许能绕过传统白酒的竞争红海,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一位资深白酒营销专家表示,白酒行业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与消费场景,与火锅食材的消费逻辑差异巨大,锅圈的渠道能否适配白酒销售?消费者是否会认可锅圈卖白酒的场景?这些都需要时间验证。

挑战与机遇,静观锅圈实业如何激活宋河酒业

尽管人事接管已尘埃落定,但锅圈实业要激活宋河酒业,仍需跨越多重障碍。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头部酒企加速渠道下沉,区域酒企竞争白热化,宋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重生”,并非易事。

过去几年,受破产重组消息影响,宋河的品牌形象受损严重,消费者信任度下降。“锅圈首先要做的,首当其冲的是品牌重塑,是稳定市场信心。”上述白酒营销专家建议,一方面需要尽快恢复宋河的正常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与市场供应;另一方面,要通过公益活动、文化宣传等方式修复品牌形象,比如重启“宋河粮液”等核心产品的推广,强调其品质优势。

但是,渠道整合的难度不容小觑。锅圈门店以社区为核心,主要服务于家庭消费场景,而白酒的核心消费场景是商务宴请、礼品馈赠,两者的匹配度仍需磨合。“锅圈门店的销售人员是否具备白酒专业知识?门店的陈列方式是否符合白酒的品牌调性?这些细节都可能影响销售效果。”上述白酒营销专家指出,锅圈或许需要对部分门店进行改造,增设白酒专区,同时对销售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避免“火锅食材与白酒混卖”的低端化印象。

而且,内部管理的融合也不容忽视。宋河酒业是老牌国企,200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员工结构老化,管理模式传统;而锅圈是典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以高效、敏捷著称。“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碰撞,很容易产生矛盾。”一位曾参与过企业并购的咨询顾问表示,锅圈需要在保留宋河酒业核心技术团队的同时,逐步导入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避免“一刀切”式的改革引发内部动荡。

当然,机遇也同样存在。从外部环境看,河南省政府持续推进“豫酒振兴”战略,对本土酒企在税收、土地、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宋河作为豫酒代表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倾斜;从内部能力看,锅圈的资金实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将为宋河解决生产资金短缺、原材料采购成本高企等实际问题。

“目前锅圈已为宋河注入首批运营资金,主要用于恢复生产与核心产品的研发。”接近锅圈的人士透露,他们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让宋河的年营收恢复到15亿元以上,重新回到豫酒第一梯队。

对于这场跨界整合的最终结果,行业仍在观望。但不可否认的是,锅圈实业与宋河酒业的结合,为传统白酒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当快消的“效率基因”遇上白酒的“文化基因”,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宋河的“锅圈时代”能否成功,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而且将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