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细思极恐!”10月26日,江西,一女子徒步时发现一处“野生蹦床”,她在上面反复

“细思极恐!”10月26日,江西,一女子徒步时发现一处“野生蹦床”,她在上面反复跳跃,可随后就遇见了两条蛇,回来后女子才得知这处“野生蹦床”其实是个蛇窝!网友:无知者无畏! 前几天,江西一位女子和朋友去山里徒步,走到一处草木茂密的地方,发现地面铺着厚厚一层枯树枝,看起来挺松软。她好奇地走上去试了试,没想到脚下还挺有弹性,像踩在弹簧床垫上似的。 女子觉得挺新鲜,就让朋友帮忙拍照,自己在上面蹦了几下。结果正跳着呢,两条蛇突然从枯枝底下钻了出来,两个人当场就吓懵了,拔腿就往山下跑,山路不好走,跌跌撞撞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出来。 回家后女子把视频发到网上,有懂行的人告诉她,这种地方很可能是蛇窝。蛇喜欢在枯枝堆下面筑巢,因为那里温暖、隐蔽,还方便躲避天敌,枯枝下面往往是空的,所以踩上去才会有弹性。 这种看似松软有趣的地面,其实是蛇类常见的栖息地,特别是在温暖季节,蛇会聚集在这样的地方晒太阳或者繁殖,枯枝层既能保温又能防风,对蛇来说是理想的藏身之处。 很多人户外徒步时都有类似的好奇心。看到特别的地形就想上去试试,遇到洞口就想探头看看,这种冲动其实挺危险的,野外环境复杂,很多看起来无害的地方都可能藏着风险。 松软的枯枝堆、石头缝隙、倒塌的树洞、草丛深处,这些都是蛇和其他动物喜欢待的地方,有的蛇本来在休息或者孵蛋,被突然惊扰了就可能发起攻击。就算不是毒蛇,被咬一口也够受的。 户外徒步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对不熟悉的东西保持距离,看到地面异常松软或者有明显空洞的地方,最好绕着走,如果实在想了解,可以用登山杖先戳戳探探路,别直接用脚踩或者用手摸。 带根登山杖很有必要,走路的时候在前面敲打一下,既能试探地面是否结实,也能惊动藏在草丛里的蛇虫,让它们提前躲开,这比冷不防踩上去要安全得多。 穿着装备也有讲究,户外徒步最好穿高帮登山鞋或者长筒靴,穿长裤而不是短裤,这样即便不小心碰到蛇,也能多一层防护,有些地方蛇特别多,还可以考虑戴护腿。 看到蛇不要慌,大部分蛇其实不会主动攻击人,它们更怕你,保持冷静,慢慢后退,别做突然的动作,千万别想着去抓或者打,很多人就是因为试图攻击蛇才被咬的。 万一真被咬了,第一时间要记住蛇的样子,颜色、花纹、大小都尽量记清楚,这对后续治疗很重要。然后保持镇定,不要剧烈运动,尽快下山就医,用手机拍下伤口也能帮医生判断。 这位江西女子算是运气好,遇到的蛇没有立刻发起攻击,让她有时间逃跑,但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户外活动还是要处处小心。大自然很美,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的天!一看那枯枝铺地还软绵绵的就知道不对劲!山里这种地方九成是动物巢穴,要么是蛇窝,要么是獾子洞,枯枝层下面有空洞才有弹性,这姑娘真是踩了雷区还当蹦床,建议徒步新手们出门前多学点野外识别知识!” “科普时间到!这种结构在野外叫“腐殖层”,枯枝落叶腐烂后形成空隙,确实是蛇类最爱的温床,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在繁殖期或受到惊扰时例外。小姐姐又蹦又跳的,在蛇眼里简直是拆迁队强拆民房啊。” “对不起我先笑为敬!姑娘这波操作堪称“在雷区跳踢踏舞”,两条蛇窜出来时她估计魂都飞了。建议下次直接报名《极限挑战》,节目效果绝对拉满!” “一点不好笑!去年就有游客因为踩塌类似结构的土坑导致骨折,野外不是游乐场,看到异常地形应该绕行并用登山杖试探,直接踩上去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 “最绝的是她居然还让朋友拍照?这要是不小心惊扰的是野猪窝,可能就连拍照的机会都没有了,现在很多年轻人把野外当摄影棚,缺乏对自然的敬畏。” “基础安全知识要普及啊!徒步应该带登山杖,既能探路又能打草惊蛇。我每次进山都穿高帮防滑鞋带急救包,毕竟安全不能靠运气。” “作为曾被蛇咬过的人说句实话:当时我踩到的枯叶堆和这个一模一样!在医院躺了三天,现在看到类似地形都绕道走,有些教训真不必亲身尝试。” 大家在户外游玩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后知后觉”的危险经历?或者你觉得野外最容易被忽略的安全细节是什么?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给其他驴友提个醒!  信息来源:观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