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全世界都以为中国是傻瓜,人傻钱多,都在等机会狠狠敲诈中国一笔,巴西大豆握着中国7

全世界都以为中国是傻瓜,人傻钱多,都在等机会狠狠敲诈中国一笔,巴西大豆握着中国70% 以上的进口份额,以为掌握了中国命脉,可以随时坐地起价。殊不知道,我们也掌握了你70%出口额,我们不要你产品就只有烂地里。   中国人多是明摆着的事,榨豆油、做豆腐、当饲料,哪都离不开大豆,用量大到吓人。国内自己种的根本不够填窟窿,每年都得靠进口补,算下来一年差不多要进一亿吨大豆,妥妥的全球最大大豆买家。   而这些进口大豆里,巴西的份额确实高得显眼,2025年1到9月,咱们从巴西买了5210万吨,占了这段时间总进口量的66%。要是单看某些月份更夸张,有几个月从巴西进口的比例直接飙到93%,几乎把巴西当成了最主要的供货方。   就因为这组数据,有些巴西人就飘了,觉得攥住了中国的“粮袋子”,该轮到他们坐地起价了。可他们忘了,做生意从来不是一头热,只看中国买得多就想卡脖子,那是典型的只看一半账。   咱把目光转去巴西那边瞅瞅,他们的大豆出口到底靠谁撑着。2025年1到10月,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破了1亿吨,创了新高,这里面79.9%都卖到了中国。   单说9月那个月,巴西出口的650万吨大豆里,93%都流进了中国市场——换句话说,巴西每卖10颗大豆,就有9颗是中国买走的。光2025年前九个月,巴西卖给中国的大豆就赚了280亿美元,这在巴西农产品出口里占了大头,直接撑起了农业产业链的半壁江山。   说白了,这种“中国进口占七成,巴西出口靠七成”的局面,哪是巴西单方面拿捏中国?分明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谁离了谁都不行。   那些想靠大豆敲中国竹杠的人,怕是没搞懂大豆这东西的性子——它不是黄金白银能长期存着,熟了收割完就得赶紧卖,放久了要么发芽坏了,要么存着的成本高得离谱。   要是巴西真敢坐地起价,中国采购商难道会傻等着挨宰?当然不会。2025年就有过现成的例子,当时巴西大豆莫名涨价,中国这边直接转了方向,往阿根廷那边加了订单,单月进口量比之前翻了一倍,市场份额从15%一下冲到25%。   不光阿根廷,乌拉圭和俄罗斯的大豆也跟着沾光,这俩国家在中国进口里的占比加起来有55%,原本占80%的巴西大豆,份额直接掉到35%。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不是当年那种只能靠一家供货的情况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早说过,就算少从一个国家进口大豆,对咱们国内供应影响也有限。   2024年中国进口了1.05亿吨大豆,除了巴西的7465万吨,还有美国的2214万吨,再加上阿根廷、乌拉圭这些南美国家补漏,供应根本不愁。   而且国内这几年一直在推玉米替豆粕,豆粕用得没那么快了,加上中国大豆产量连续三年都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储备能力也一直在加强,就算遇上极端情况,也能扛得住。   再看巴西,他们的大豆产业链早跟中国市场绑死了,从种豆子、存豆子到运豆子,全是照着中国的需求来规划的。   要是丢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能接下这么大销量的主,到时候地里收的大豆卖不出去,农民本都收不回来,大豆加工厂得停工,做出口的也得喝西北风,整个产业链都得垮。   中国从来不是什么冤大头,而是最明白“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这些年之所以从巴西买这么多大豆,一方面是巴西大豆质量不错,价格也划算,2025年3月的时候,巴西大豆进口完税成本比美国的低531块钱一吨,性价比就搁那摆着;另一方面也是想跟巴西好好合作,一起把蛋糕做大。   但合作的前提是互相尊重,要是有人觉得中国离了他不行,想趁机捞一把,那可就打错了算盘。   现在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早不是谁能单方面拿捏谁的年代了。中国凭着超大的市场规模和齐全的产业体系,抗风险的本事早就练出来了。   那些还抱着“中国傻钱多”想法的人,该醒醒了。国际贸易里,从来没有冤大头,只有互相让利才能长久,要是一门心思只想坑别人,最后准得自己倒霉。巴西大豆这事就是最好的例子,绑在一起的生意,谁也别想搞特殊,互相尊重、平等打交道才是正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