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离了个大谱!”10月25日,江苏淮安,一独居老人捡的垃圾堆满了屋子,老人自己进

“离了个大谱!”10月25日,江苏淮安,一独居老人捡的垃圾堆满了屋子,老人自己进家门都得爬过“垃圾山”,有时他甚至连进都进不去,邻居称大爷不缺钱,退休工资很高,网友: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江苏淮安一小区里,七旬退休教师王大爷的家已经快被垃圾淹没了,纸箱、塑料瓶、旧报纸堆到天花板,他每次回家都要从垃圾堆上爬进去,有时候门都推不开。 邻居们知道王大爷不缺钱,每月退休金六七千,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要往家捡东西,物业清理过好几次,刚清完没两天,老人又堆上了,小区物业只好安排保安每天去看五六次,怕老人出意外。 这种情况在独居老人中并不少见,有些老人明明经济宽裕,却对破烂有种特殊的执念。表面看是节俭,其实背后藏着更复杂的原因。 一个人在家时间长了,会特别渴望有东西陪着自己。捡回来的物品虽然没什么用,但能给老人一种“家里不空”的感觉,每天出门找东西、整理东西,也让他们觉得日子有事情做,不至于太无聊。 还有一种可能是年轻时吃过苦,对扔东西有心理障碍,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见过什么都缺的日子,现在看到能用的东西就舍不得丢,这种节约意识深深刻在骨子里,很难改变。 更需要警惕的是,极端的囤积行为有时是疾病信号,有些老人可能出现了认知障碍,分不清什么该留什么该扔,这种情况下,单纯劝说没什么用,需要带老人去医院检查。 堆满垃圾的房间其实很危险,纸箱、旧衣服、报纸都是易燃物,万一家里电线老化打火,几分钟就能烧起来,去年重庆就发生过独居老人家中堆积物引发火灾的事故,整栋楼的住户都受了影响。 除了火灾风险,长期生活在杂乱环境中,老人容易摔跤、受伤,垃圾里还可能滋生细菌、招来老鼠蟑螂,影响身体健康。周围邻居也会有意见,毕竟气味和卫生问题会影响到整个单元。 强行清理往往效果不好,有些老人看到东西被扔掉,会像丢了宝贝一样心疼,甚至和家人闹翻。清完了过不了多久,又重新堆起来。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入手,子女可以多回家陪陪老人,或者帮他们报名社区活动,让老人有社交圈子,有些小区组织老年人跳广场舞、打太极,或者参加手工小组,老人忙起来就没那么多时间捡垃圾了。 如果老人实在控制不住,可以和他商量定个规矩,比如每个月清理一次,留下真正有用的东西,或者帮老人联系废品回收站,让他把捡来的东西定期卖掉,既不浪费也不堆积。 王大爷这种情况,社区已经开始介入了,社工定期上门和他聊天,还介绍他去社区图书室看书,虽然改变需要时间,但至少老人愿意和人交流了,这就是个好开始。 你身边有遇到过类似的老人吗?你觉得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到他们?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看到这个新闻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这位大爷明明有不错的退休金,却要生活在垃圾堆里,回家都得“翻山越岭”,太让人心疼了。物业天天去查看也是操碎了心。 “这根本不是钱的事”,很多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大爷的行为不能简单用“节俭”或“邋遢”来解释。一位退休教师,经济条件不差,却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有网友感慨:“年轻时苦过的人,老了就容易没安全感,那些破烂在他们眼里可能都是‘宝贝’,舍不得扔。”  “孤独比垃圾山更可怕”,不少评论都把矛头指向了“独居”和“孤独”,有网友写道:“老人最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没人管、没人说话,捡东西可能成了他排解孤独的一种方式,哪怕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但‘拥有’的过程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大家普遍认为,子女再忙也应该常回家看看,或者多打打电话,精神的陪伴比物质的给予更重要。 “安全隐患太大了,看着都揪心”,这是非常现实和令人担忧的一点,很多网友提到,这么多垃圾堆在家里,首先是极大的火灾隐患,纸皮、塑料都是易燃物,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卫生状况也令人忧虑,容易滋生细菌蚊虫,影响老人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邻里。 有网友直言:“物业清理是治标,关键得解决大爷为什么不停捡的‘心病’。”  您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老人?您觉得除了子女多关心之外,社区或者我们邻里之间还能做些什么,才能真正帮到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建议。    信源:青岛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