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么说吧,普京的年纪摆在那,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

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么说吧,普京的年纪摆在那,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在的局势远不如他初掌权时稳定,一旦他离开,权力真空几乎不可避免。   这里说的“保持距离”,可不是要翻脸疏远,而是不能像两根绳子似的绑得太紧,得给自己留点儿转圜的余地。   你想啊,普京执政这二十多年,中俄关系好是好,但很多合作都是冲着他这个人的稳定风格来的。他刚上台那会儿,收拾了车臣乱局,靠石油出口把经济盘活,说一不二的强硬作风能镇住场子,跟他打交道心里有底。可现在不一样了,俄乌打了这么久,俄罗斯工业、财政都在连轴转,地方要扛社会福利,企业要顶制裁,军工线赶订单,层层压力堆着,内部早就不如以前稳当了。   更关键的是,普京没明说过谁来接他的班。虽然他搞了修宪,把国家杜马和安全会议的权力调大了,还从战场里挑年轻军官当接班人,想靠制度稳住局面,可这毕竟是新尝试。以前俄罗斯换领导都是靠个人安排,现在突然要转成“制度接班”,哪有那么容易?   就像家里主事的老人要交权,没选好明确的继承人,几个子女各有想法,就算立了规矩,也难免争一争。现在俄罗斯那边,有掌兵权的国民近卫军总司令,有管经济的总理,还有一批从战场上来的年轻干部,谁能最终说了算,没人能打包票。   要是咱们跟俄罗斯绑得太紧,比如签些非他不可的独家协议,或者在国际上处处跟他站在一起,万一普京走了,新上台的班子想法变了呢?比如有的势力想跟西方缓和关系,说不定就会调整对华政策,咱们之前谈好的能源合作、项目投资不就悬了?这可不是瞎担心,国家之间从来都是看利益说话,新领导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保不齐会拿对外关系做文章,到时候咱们哭都没地方哭。   而且俄罗斯现在的处境,真要是出现权力真空,不光是政策会摇摆,搞不好地方都会出乱子。远东、高加索那些地方,要么资源多,要么民族成分复杂,平时全靠莫斯科压着。一旦中央没人主事,这些地方会不会闹独立?能源管道谁来管?边境怎么守?甚至那些核设施安全能不能保障?这些都是天大的麻烦。   咱们跟俄罗斯边境那么长,要是他那边乱了,难民、跨境犯罪这些问题说不定就找上门来,咱们还得花精力去维稳。这时候要是有人说“中国跟俄罗斯绑在一起,肯定要干涉”,咱们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国际上的眼光也得顾及。西方本来就天天盯着中俄,总喊“中俄结盟”的口号想搞制裁。要是咱们真跟俄罗斯黏在一起,西方正好有借口拉着盟友一起打压咱们,比如限制咱们的贸易、技术,那损失可就大了。   保持点儿距离,咱们在跟欧洲做生意、参与国际事务时就灵活多了,不用因为俄罗斯的事儿被连累。就像街坊邻居家有矛盾,你要是跟一方走得太近,另一方难免对你有意见,保持中立点儿,反而能两边都不得罪。   更实在的是,国家之间终究是利益优先,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咱们现在从俄罗斯买石油、天然气,但也没断了从中东、中亚进货;跟俄罗斯在联合国常一起投票,但在经贸上也跟欧洲、东南亚保持合作。   要是跟俄罗斯绑死了,万一他那边能源出口出问题,咱们的能源安全就受影响;要是他跟西方关系恶化,咱们还得跟着受制裁。保持距离不是不合作,而是把合作控制在“互利但不依赖”的程度,就算俄罗斯那边有变动,咱们的基本盘也不会乱。   其实普京自己也在做准备,不想让俄罗斯未来依赖某个人,而是靠制度运转。咱们更得明白这个道理,国家的发展不能赌在别人的稳定上。保持一定距离,既能继续跟俄罗斯做朋友、搞合作,又能在他那边出现变动时,不被卷进乱局,还能根据新情况调整合作方式。这就像开车,跟前面的车保持安全距离,不是不想走,而是为了万一前面急刹车,自己有时间停下来,不至于撞上去。   说到底,这种“距离”是种务实的智慧,不是无情无义。中俄现在该合作的照样合作,比如一起对抗西方霸权、搞本币结算,但不搞那种“同生共死”的结盟。这样不管俄罗斯未来是谁掌权,局势怎么变,咱们都能守住自己的利益,还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这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