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顾景舟仿古壶(中尚文化馆藏名家壶系列)底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盖印:顾景舟在紫砂

顾景舟仿古壶(中尚文化馆藏名家壶系列)

底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盖印:顾景舟

在紫砂壶的传统器型中,西施壶以柔美见长,石瓢壶尽显文人风骨,而仿古壶则凭借端庄稳重的气质,与前两者并称为“紫砂三巨头”,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器型。这款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壶型,其诞生与演变历程,更是紫砂文化史上一段值得细品的佳话。

一、仿古壶的起源

仿古壶的源头可追溯至清代,由紫砂巨匠邵大亨首创。最初,这款壶型并非名为“仿古”,而是因壶身形似大鼓,被称作“仿鼓壶”。其器型以鼓形为基础,身筒圆润饱满,线条简洁流畅,奠定了端庄大气的基调。

紫砂泰斗顾景舟对邵大亨的制壶技艺极为推崇,壮年时期,他以邵大亨的仿鼓壶为范本,潜心钻研每一处细节,从盖、颈、肩到腹、底、钮,皆用心揣摩,既为致敬先辈的匠心,也为传承经典技艺。

在反复临摹与思考中,顾景舟深感邵大亨作品的精妙难以超越,为表自谦之意,遂将自己的仿作命名为“仿古壶”,既含仿古代贤人之作的敬意,也寄托了对传统工艺的追慕之情。

二,仿古壶的发展

顾景舟对仿古壶的改良则犹为深入。他一生以邵大亨为楷模,所制仿古壶风格鲜明,若说邵大亨的仿古壶尽显饱满大气,顾景舟的作品则更添清秀文气,尤其到了中晚年,他所制的仿古壶线条更为疏朗自然,骨肉比例愈发匀称。

其中,他与沈孝鹿合作的“座有兰言”仿古壶堪称经典,这是一款定制礼品壶,以邵大亨的仿鼓壶为基础改款,二人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110把,其精湛技艺与高效协作令人惊叹。这款壶采用扁腹造型,壶体圆润,短弯流自然胥出,圆形壶把顺势而起,整体收展有度,尽显雅致。

除了基础款的改良,仿古壶还衍生出“仿古如意”与“扁腹仿古”两款经典变体。

本款壶采用底槽青料(又称底皂青)是紫砂泥矿料的一种,原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矿区,以矿层底部位置、青绿色“鸡眼”斑块和烧成后紫红色调为显著特征,属于紫泥中的优质矿料,质地细腻且稀有度高,‌烧制后斑块变为金黄色颗粒,呈现“金砂隐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