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人民公安报》报道鹰潭余江构建未成年人夜间安全防护体系

10月24日,《人民公安报》刊发《鹰潭余江构建未成年人夜间安全防护体系》。报道了余江公安分局创新推出“晚安回家”工作机制,构建起“警种联动、科技赋能、警校共治”的未成年人夜间安全防护体系。

深秋的夜晚,街面灯火通明,行人渐渐稀少。江西省鹰潭市公安局余江分局巡逻民警如往常一样穿梭在街头巷尾,发现几名少年仍在街面徘徊后,立即上前关切询问,耐心劝说他们尽早回家,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接回。这样温暖的一幕,正是余江公安实行“晚安回家”工作机制的缩影。

为有效破解未成年人夜间“滞留在外”易引发违法犯罪及安全风险的治理难题,今年5月,余江分局创新推出“晚安回家”工作机制,构建起“警种联动、科技赋能、警校共治”的未成年人夜间安全防护体系。该机制运行以来,辖区夜间涉未成年人警情同比下降超40%,相关场所未成年人滞留现象减少86%,累计劝返未成年人800余人次,未成年人夜间寻衅滋事、盗窃等案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余江分局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牵头统筹协调区政法各单位、教体局、人社局、民政局、关工委、团委等多部门,建立“明灯工作室”,开展温情帮教。同时,余江分局在推出“晚安回家”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同步部署“晚安回家”专项行动,制定详细工作指引,清晰界定各部门职责任务,建立由治安大队牵头、情指中心为“大脑”、特巡警及派出所巡逻力量为“拳头”、“明灯工作室”为“纽带”、“晚安回家”专项力量为补充的“分钟级”联动响应机制。这一机制规范了从预警接收、指令下发、现场处置、信息反馈到后续帮扶的全流程工作标准,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转变。

据了解,余江分局充分发挥“明灯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与教体、团委、妇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与合作框架。各明灯工作站、明灯工作点充分发挥贴近社区、熟悉情况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该分局建立了20余个涉罪错、有不良倾向未成年人信息库,实现精准管理和及时干预,为未成年人安全加装了一道坚实的“防护锁”。

在常态化巡查工作中,各派出所民警重点对夜宵摊、桌游店、棋牌室等未成年人易聚集场所开展排查,对夜间在外滞留的未成年人逐一核查身份、联系家长。对于个别拒不配合的未成年人,由“明灯工作室”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教育;情况严重的,还将启动监护人训诫程序,形成完整的治理闭环。

此外,余江分局不断扩大“共治人网”,广泛动员义警、平安驿站工作人员、城管协管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夜间巡查,并联合文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有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