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在广州这片创新热土上,天空与地面的交通方式正悄然重塑:快递无人机穿梭于楼宇之间,自动驾驶公交车稳稳汇入城市车流;小鹏汇天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飞行汽车工厂竣工,亿航智能发布新一代无人驾驶航空器VT35,让“跨城空中出行”的愿景加速实现。
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不仅是广州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广州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立法、以法治力量打开产业创新天地的有力见证。
2025年2月,《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与《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同步施行。两部法规以精准务实的制度设计,为广州低空经济与智能网联汽车两大新兴赛道“破障清路”,推动产业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法规为企业申请空域使用、适航审定疏通了渠道,让技术创新更快地走向商业化!”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感慨道。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同样振奋地表示:“条例对低空应用场景的明确规定,为我们探索‘空中交通+文旅体验’模式提供了清晰方向。”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梁伟强表示:“法规的出台为自动驾驶运营向更深入、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标准推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
《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系统规定了“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明确了事故责任划分、数据存储与保险保障机制,推动车辆从“道路测试”稳步走向“全域开放”。
瞄准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广州在新兴领域立法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企业深度参与”。
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条例时,广州首次采用“政府+企业+专家”多主体协同起草模式,广汽、小马智行等企业直接参与条款设计;低空经济条例的制定则邀请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企业加入立法专班,针对空域申请、起降点建设等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接地气”的立法模式,有效提升了法规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例如,针对无人机“黑飞”问题,低空经济条例明确授权公安机关对违规飞行器采取强制处置措施;为支持产品快速上市,条例要求政府加快推进驻穗适航审定机构建设,缩短企业产品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周期。
广州的立法探索始终向前。2021年12月,广州出台国内首部城市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筑牢法治根基;2024年11月,专门出台《广州市数据条例》,进一步健全数据要素管理制度,推动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近年来,广州共出台7部专项地方性法规,持续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拓宽法治航道。正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所言,立法“既要守住安全底线,又要为创新留足空间”。在广州,当无人机划破长空,当智能汽车驶入生活,法治与创新正在同频共振,共同书写着“跑得更快、飞得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唐一歌吴春燕)(唐一歌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