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国强带来的连锁反应!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说,国际社会必须要意识到,中国不会向西方的规模靠拢,而是会走出独有的现代道路。现在中国在多个方面,例如科技领域、高端制造业领域、再生资源领域等等,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去面对和接受这个现实,中国不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而是一个已经崛起的强国。 过去西方总爱用“正在崛起”这个词,潜意识里总觉得中国的发展还是个“进行时”,好像还能被引导甚至被拿捏。但黄循财直接把时态改成了“现在完成时”。 看看现实就明白了,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和可再生能源这些顶尖科技领域已经不是跟跑,而是实打实的领跑者。就说那个像“现代工业手术刀”一样的手撕钢,厚度只有0.025毫米,还能在上面打出几百万个均匀的小孔,这技术全球独一份,别人想抄作业都找不到门路。更不用提嫦娥六号直接从月球背面挖土回来,这种操作在人类航天史上都是头一遭。 中国这波崛起不是光靠堆数量,而是玩起了“质量碾压”。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全球第一,但真正狠的是内涵变了,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蹭蹭涨到16.3%,就连智能工厂都搞出了3万多家,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6%。 说白了就是生产线自己会“思考”,机器人能听懂人话干活。比如宝钢的热轧生产线让大模型深度学习参数,预测精度一提升,每年省下的钱直接破千万。这种玩法已经颠覆了传统制造的概念,相当于给机器装了大脑。 而且中国搞发展根本不走西方老路,而是直接开辟新赛道。绿色转型这块玩得最溜,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四年破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霸占全球榜首十年不动摇。 更绝的是山东东营搞的零碳产业园,整个园区能源自给自足,连电网都不依赖,彻底把“污染大户”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还有江苏宜兴那个像三叶草的污水处理厂,直接把污水净化成能直饮的“永续水”,顺便还能酿啤酒、浇农田,颠覆了人们对环保的想象。这种操作背后是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冲到4万亿元的硬实力,相当于凭空造出个新产业。 最让西方挠头的是,中国不光自己发展,还重新定义了“强国责任”。主动放弃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往全球机构砸更多资源,这摆明了是要参与顶层设计,难怪黄循财说中国正在思考“作为全球体系领导者该负什么责任”。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写进联合国决议了,和118个国家签了科技合作协定,这种号召力可不是光靠经济数字就能换来的。 连锁反应已经挡不住了,发达国家得习惯和非西方模式的强国平等掰手腕,发展中国家突然发现现代化不止一条路可走。就像新加坡这位“船头瞭望者”,提前喊话不是为了站队,而是提醒所有人,潮水方向已经变了,与其硬拗旧海图,不如赶紧调整风帆。毕竟,当一家企业能用自己的技术把污水变成饮用水,一个国家能用自己的标准造出飞上天的大飞机,这套打法本身就成了新的游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