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为啥非得跑一万公里把牛肉便宜卖到中国?因为他们的牛肉根本卖不动。隔壁巴西牛肉不仅产量高,价格还低,阿根廷的只能堆仓库里发愁。这时候他们想起了中国,这里市场大,几万吨牛肉扔过来瞬间就被消灭了。而且中国还借了钱给阿根廷,眼看到期了要还不上,就只能拿牛肉抵账了。 说起阿根廷的牛肉出口这事儿,得从他们国内的经济乱象说起。2023年底,哈维尔·米莱上台当总统,这家伙是个经济学家出身,信奉极端自由市场那一套,上来就大刀阔斧砍公共开支、贬值比索,还放话说要用链锯锯掉国家债务。结果呢?短期内通胀率一度飙到200%以上,外汇储备见底,普通老百姓日子更难过,街头抗议不断。但对出口行业来说,他也干了件刺激的事儿:逐步降低甚至取消谷物和肉类的出口税。比方说,2025年7月,阿根廷政府就把牛肉和鸡肉的出口预扣税从6.75%降到5%,9月又直接宣布到10月底零关税。这本意是想让农民多出口赚外汇,可现实是,阿根廷牛肉在全球市场本来就卖不动,这么一降税,库存压力更大了。 先看数据吧,2024年阿根廷牛肉出口总量刚过90万吨,创了历史新高,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拉动。到了2025年,情况就变味了。前8个月出口量只有44.86万吨,比去年同期降了10.4%,总额倒是涨了22.3%,靠的是价格调整。可对华出口比例还是高得吓人,前7个月占了69.4%,比2024年的68.2%还高点。为什么这么依赖中国?因为其他市场根本消化不了。欧盟和以色列有点需求,但总共也就占20%左右,美国那边关税壁垒高,墨西哥也下滑了。阿根廷牛肉主要是草饲,品质不错,但成本高,价格卖不低。结果呢,仓库里冻肉堆积,2025年上半年国内供应还紧缺,阿根廷人自己开始大量从巴西进口肉类,今年同比增长724%,鸡肉消费都上去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出口难、进口易吗?米莱的政策想刺激出口,可全球需求疲软,国内生产又受干旱影响,牛群数量缩水,出口量连续三年增长神话直接破灭。 再来说说隔壁巴西,这才是阿根廷的噩梦。巴西牛肉产量大,成本低,靠大规模牧场和饲料优势,价格总能压一头。2024年巴西牛肉出口289万吨,创纪录,收入128亿美元,对华出口133万吨,占中国进口市场的47%。2025年更猛,前9个月出口量就快赶上去年全年了,9月单月创历史新高,达30万吨以上,对华部分18.7万吨,同比增长38.3%。为什么巴西这么牛?一方面,美国市场受关税影响,巴西就把多余货甩向中国;另一方面,巴西政府补贴多,亚马逊地区牧场扩张快,哪怕环保争议不断,产量就是上不去就下不去。阿根廷呢?潘帕斯草原虽好,但土地有限,劳动力贵,巴西的低价攻势让阿根廷出口商只能降价求生。2025年上半年,中国牛肉进口总量降了12.7%,但国际价格还在涨,阿根廷就抓住这机会,以折扣价把货扔过去。结果,前11个月74%的阿根廷牛肉出口去了中国,换来14亿美元收入。可这收入听着多,摊到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身上,还不够塞牙缝。 债务问题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阿根廷外汇储备长期告急,米莱上台后虽说要自力更生,可现实是欠一屁股外债。和中国这边,早在2017年就签了本币互换协议,规模700亿元人民币。2025年4月10日,阿根廷央行宣布续签部分额度,350亿元人民币,约50亿美元,原定6月到期,直接延到2026年6月。这笔钱不是白给的,主要用来稳定汇率和支付进口账单。阿根廷对华进口用人民币结算占三成,出口得平衡贸易差额,牛肉就成了现成工具。经济学家算过账,不续签的话,米莱政府几个月内得掏数十亿美元,还不起外汇储备就崩盘。米莱竞选时还对中国放狠话,说要断交,可上台后立马低头,4月续签时美国财长耶伦刚访阿,施压要取消,可阿根廷还是签了。这事儿透着无奈,中国市场大,几万吨牛肉一扔就没了,远比堆仓库付冷藏费强。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今年上半年带26家企业来中国办展,还搞“阿根廷牛肉日”,甚至谈副产品出口,像内脏和舌头,都想卖过来。不是他们不想多元化,是巴西堵路,美国卡脖子,只能押注东方。 当然,这依赖也不是长久之计。2025年9月,阿根廷政府零关税政策一出,中国买家赶紧订了10船牛肉,可巴西那边也加速抢市场,中国海关调查进口牛肉事件一出,阿根廷出口2月就降27.5%。米莱的改革虽让出口额涨了,但国内经济转型慢,制造业受保护行业困境加剧,比索强了出口竞争力却弱了。阿根廷人开始对米莱失去耐心,10月中期选举虽让自由前进党拿下关键席位,可街头抗议没停,通胀阴影还在。长远看,阿根廷得想办法降成本、拓市场,可巴西的产量优势短期难追,债务链条一松一紧,中国市场仍是救命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