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台湾学者赖岳谦直言:“以中国大陆这么大的体量,到今天还没完成统一,这不正常!”

台湾学者赖岳谦直言:“以中国大陆这么大的体量,到今天还没完成统一,这不正常!” 赖教授此言颇具深意,同时也引发了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当我们不具备统一条件的时候,自然要休养生息,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当我们具备条件的时候,还在休养生息,这就有些不太好理解了。 赖岳谦站在福建龙岩的赖氏宗祠前,声音哽咽着对族亲们说:“我回家见到我的列祖列宗,期待两岸能和平统一,让子孙后代安享太平。”这位常年出现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的学者,第一次踏上父辈生长的土地,手中的族谱记载着赖氏入闽始祖标公公元666年奉旨南迁的历史,三十六代人的血脉从未因海峡隔绝而褪色。他指着籍贯栏里始终写着的“福建上杭”笑道:“客家人的DNA是跑不掉的,现在我年纪大了爱吃粿,家人都说我和父亲越来越像。”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认同,恰恰印证了他那句“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无可置疑”。当他在祠堂里摩挲着父亲早年带回台湾的老照片,当宗亲们指着泛黄影像说“年轻时的你在这里”,那些被政治话语模糊的根源变得清晰起来。妻子周玉琴在客家族谱博物馆凝视着珍贵文物时感叹,这些族谱让家族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赖岳谦所言的“不正常”,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经济总量从1978年约0.37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34.9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8%攀升至17.1%。这片土地用四十年走完了西方两百年的路,两岸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2929.71亿美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已实现2311.62亿美元。经济纽带早已将两岸命运紧密缠绕,就像赖岳谦期盼的厦金大桥与通台高铁,终将让“一日生活圈”从愿景照进现实。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今年三月强调:“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这句话背后是扎扎实实的底气——中国式现代化每迈出一步,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就雄厚一分。从“九二共识”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从农产品贸易到青年创业基地,融合发展的轨迹从未停歇。正如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是通向统一的光明大道。 有人将统一视为政治口号,却忽略了它最朴素的价值。孙中山先生早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站在古田镇赖坊村的祖坟前,赖岳谦抹去眼泪的瞬间,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评论员在镜头前的表演,而是游子对家族团圆最本真的渴望。这种情感存在于每张泛黄的族谱、每句客家山歌、每碗热腾腾的粿条里。 历史从来不等待犹豫者。赖岳谦父亲风藩公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次回乡省亲,两代人用脚步丈量的寻根路,正是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流的缩影。当宗亲们围着赖岳谦说“多回家看看”,当平潭至台北的高铁规划跃然纸上,休养生息早已不是消极等待。每一个两岸婚姻家庭的团圆饭,每所高校里的交换生项目,每条新增的直航航线,都在为必然到来的统一积蓄能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