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朱元璋批奏章到深夜,宫女端来一碗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一碗本该温暖人心

朱元璋批奏章到深夜,宫女端来一碗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一碗本该温暖人心的热粥,却成了夺命催命符。洪武年间的一个深夜,一名宫女按照马皇后的吩咐给朱元璋送去萝卜粥,谁知银针一试,竟然变黑了。朱元璋当即下令将宫女处死,连同值守的十几个侍卫太监也全部人头落地。可事后查明,粥里根本没毒。这起冤案背后,折射出这位开国皇帝怎样的性格? 说起朱元璋,这人的经历确实够传奇的。1328年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庭,原名朱重八,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至正四年那场大灾难,十七天里父母兄长相继饿死,他和二哥连块埋人的地都没有。后来进了皇觉寺当和尚,没多久寺里也揭不开锅,只能出去讨饭。这一讨就是三年多,尝尽了人间冷暖。 25岁那年,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从此开启了他的逆袭之路。凭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手腕,他一路打拼,先后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同年秋天北伐成功,元朝灭亡。这种从要饭的到皇帝的经历,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份了。 不过正是这段赤贫的经历,在朱元璋心里埋下了深深的不安全感。他害怕失去辛苦打下的江山,害怕有人害他,对周围所有人都充满戒备。当上皇帝后,这种多疑更是到了病态的程度。他每天要批阅大量奏章,常常工作到深更半夜,据说洪武十七年一年就批了一千多件奏折,相当于每天要处理三件以上。这工作强度确实够呛的。 就在这样一个深夜,出事了。马皇后知道他连日操劳,听御医说萝卜能清火,就让御膳房熬了萝卜粥。本来该贴身宫女去送,可那宫女病了。马皇后随便叫了个新来的小宫女去送,还特意交代要先通报。这小宫女才进宫两个月,对规矩不太懂,到了御书房门口没看见值守太监,等了一会儿怕粥凉了,就直接推门进去了。 朱元璋一看,一个从没见过的宫女无人通报就进来了,当场就起了疑心。要知道按宫里规矩,见皇帝必须太监通报才行。他立马叫人拿银针来试毒。这一试不要紧,银针居然变黑了。按当时的常识,银针变黑就说明有毒。朱元璋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把宫女拖出去斩了,连同那晚值守的十几个侍卫太监也全杀了。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这就是他的处事原则。 事后锦衣卫彻查此案。小宫女临死前喊冤,说是奉皇后之命送粥。可朱元璋不信马皇后会害他,就把矛头指向了御膳房。负责熬粥的御厨被抓起来严刑拷打,御厨喊冤说自己没下毒,还主动提出要喝那碗粥证明清白。结果御厨当场喝了粥,等了好几天也没事。 这下大家都糊涂了。御厨回忆起那天为了让粥更营养,确实比平时多放了些萝卜。朱元璋让人做实验,熬两锅粥,一锅正常放萝卜,一锅多放萝卜。用银针一试,果然只有多放萝卜的那锅会让银针变黑。原来白萝卜里含有硫元素,跟银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代常用的毒药砒霜也含硫,所以银针验毒其实验的是硫元素,并不准确。 真相大白了,可那个无辜的小宫女和十几条人命早就没了。朱元璋知道错杀了人,却没有任何补偿或道歉。在他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整个洪武年间,这样的冤案多了去了。胡惟庸案杀了三万多人,蓝玉案又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开国功臣李善长七十多岁了,还是被灭了全族。徐达、常遇春这些人虽说得了善终,但更多的功臣都死于非命。 朱元璋还搞了个殉葬制度,规定皇帝死后没生过孩子的妃子必须陪葬。洪武三十一年他病死后,朱允炆按照这个规定让后宫四十多个妃嫔殉葬。这些女人被集中到一个屋子里,屋里摆好凳子,上面挂着白绫,太监们逼着她们上去自尽。有吓傻不敢动的,就被强行架上去。这种残忍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才废除。 朱元璋71岁病死在南京西宫,葬在明孝陵。他在位31年,虽说推行了不少好政策,让明朝走向繁荣,但他的多疑和残暴也造成了无数冤案。史书对他的评价一直很矛盾,说他既是勤政的明君,又是嗜杀的暴君。他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可四年后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夺了皇位。明朝又延续了二百多年,直到1644年崇祯帝自缢,李自成攻入北京,才彻底灭亡。 一碗萝卜粥引发的血案,看似荒唐,实则必然。朱元璋的多疑源于他对权力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又根植于他贫苦的出身。你觉得朱元璋这个人到底该怎么评价?他的残暴是性格使然,还是时势所迫?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