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蔡英文曾罕见发声:“我是台湾人并没有错,我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受的

蔡英文曾罕见发声:“我是台湾人并没有错,我是中国人,因为我是念中国书长大的,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媒体怒斥蔡英文的“双面话术与真实“台独”底色,   蔡英文上台之初,曾在2015年访美时提出“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发展”,并提到要“珍惜两岸协商和交流的成果”。   这番话似乎有意贴近“九二共识”的精神,试图在不明确承认的情况下,维持两岸的沟通渠道。   然而,她始终未正面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协商机制停摆,海基会功能弱化,陆委会与国台办的联系渠道关闭。   这种“冷对抗”的状态,让两岸关系从马英九时期的相对缓和,走向了持续紧张。   到2019年,蔡英文针对“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讲话明确表态,称台湾绝不接受“一国两制”,并指北京定义的“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   她强调任何政治协商必须经过台湾人民授权,以政府对政府模式进行,这种强硬姿态被解读为划清两岸界限,拒绝北京的统一框架。   2020年接受BBC采访时,她更直言“台湾已是独立国家,名叫中华民国(台湾)”,此言被认为进一步暴露其“台独”倾向,与早年“念中国书”的温和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蔡英文的政策转向可能受到内外双重压力的驱动,台湾民意在过去十年逐渐向“台湾认同”倾斜。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亲台”举措为她提供了底气,自2018年起,美国通过多项“友台”法案,G7自2021年起持续在公报中强调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这让蔡英文得以通过“国际化”策略,将台湾问题推上全球舞台,试图摆脱“一中”框架的束缚。   两岸关系恶化,北京加大军事施压,军机舰绕台成为常态,台湾逐渐感受到“寒风”,部分产业因两岸交流受限而受冲击。   蔡英文的“隐性台独”路线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全保障,2025年《时代》杂志称台湾为“最危险的引爆点”,点名继任者赖清德因更明确的“两国论”加剧了紧张局势。   蔡英文的“低调台独”虽不如赖清德的激进,但为其政策延续埋下伏笔,赖清德上台后,公开否认“九二共识”与“一中原则”能带来和平,进一步推高两岸对抗风险。   蔡英文的“双面话术”并非简单的政治投机,而是深思熟虑的策略,她试图在岛内民意与国际支持间寻找平衡,既迎合台湾内部的“去中国化”情绪,又通过国际化争取外部盟友。   然而,这种策略忽略了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与文化纽带,中华文化作为两岸共同的根基,不是一句“念中国书”就能轻描淡写带过的。   蔡英文的政策虽让台湾在国际上能见度提升,却让两岸民间交流受阻,普通台湾民众的福祉被置于地缘政治的博弈中。   只有回归“一个中国”原则,重拾“九二共识”的精神,两岸才能重回和平发展的轨道。   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绝非政治操弄所能割断,蔡英文从“念中国书”到“隐性台独”的转变,或许是政治现实的妥协,但也提醒我们:任何分裂祖国的企图,都无法抹去共同的文化根基与历史记忆。   你觉得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蔡英文罕见称自己是中国人,媒体怒斥她“双面话术”“真实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