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男子掷地有声地发出质问:“普通老百姓买机票车票需要实名认证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男子掷地有声地发出质问:“普通老百姓买机票车票需要实名认证,买电话卡更需要实名认证,我就想问问各大运营商,电信诈骗的虚拟号码为什么就查不到他们的实名呢?谁能给14亿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有个视频火了,一个中年男子在营业厅里掷地有声地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买机票车票要实名,电话卡也要实名,为什么骗子打电话用的虚拟号码就查不到实名?谁能给老百姓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话一出,全网炸了,评论区里一片“他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的声音。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被陌生号码骚扰过,有人被骗过钱,有人差点上当。 那到底什么是“虚拟号码”?其实虚拟号和我们平时用的手机号不一样。我们手里那张电话卡,有实体SIM卡,是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发的,从2013年起就要求实名登记。 而虚拟号呢,没有实体卡,全靠网络技术生成,大多数是一些“虚拟运营商”发的。它能绑定App、外卖号、网约车号,看起来很方便,可正因为方便,也给骗子留了大门。 虚拟号注册比实体卡松得多,有的只要填身份证号就能用,连人脸识别都省了,网上随便一搜就能办到。更离谱的是,现在骗子早就把这套注册流程玩成了“流水线”。 有些诈骗团伙打着“兼职充场”的名义,花几十块钱找人帮他们刷身份证、刷人脸,说是“帮App冲量”,其实是在帮他们注册虚拟号。等这些号被拿去诈骗,倒霉的“兼职人”还完全不知情。 有的案例更夸张。上海一位市民就因为参加这种兼职,后来发现自己名下多出了28个虚拟号,全被骗子拿去骗人。 还有通信公司内部员工为了赚钱,在系统里开后门,让那些没实名的空号也能用验证码、能打电话。 几个月时间,就放出了上百万个号,其中不少直接被诈骗团伙接手使用。警方去查这些号的“实名信息”,要么是假身份,要么是被盗用的身份证,真正的骗子早跑得没影了。 更可怕的是,现在骗子用的技术越来越高级。虚拟号不是固定绑定某个设备,它是靠网络跑的,一个软件就能随时换号。打一个诈骗电话就换一个号,打完就注销。警方收到报警再去查,这号早成废号,连信号源都没了。 还有些更隐蔽的情况——骗子人在境外,用那边的服务器生成一串中国虚拟号,打电话时显示成本地号码。你以为是隔壁小区的电话,实际信号来自国外。要查这种号,得走国际协作,流程一走几个月,骗子早把钱分完了。 再加上现在的VOIP网络电话技术,电话信号变成数据传输,可以绕开运营商监控。别说查人了,连电话从哪发的都追不清。 更绝的是,有些骗子用AI合成人脸,通过实名认证系统,机器看不出真假。去年就有案子,诈骗团伙用AI合成脸注册了上千个虚拟号,骗了几百人,警方查了半年才抓到卖身份信息的中间人,真正的骗子还在国外逍遥。 说到底,不是实名制没用,而是虚拟号的产业链太复杂、太隐蔽。骗子钻的不是“没人管”,而是“管不住”。一方面技术更新太快,另一方面监管太分散。 全国现在有上百家虚拟运营商,光靠几个部门盯根本盯不过来。有些虚拟运营商为了多赚钱,审核随便过,出了事罚点钱就完,违法成本太低。 更要命的是,法律里对虚拟号的限制不够细,比如一张身份证到底能注册几个虚拟号?没明确规定。结果骗子买一堆身份证信息,就能注册上千号。 有检察官办案时发现,有三个诈骗集团配合着干:一个负责开通注册通道,一个批量养号,一个提供验证服务,分工明确、配合紧密。警方花了几个月梳理数据,等摸清结构时,骗子早换地儿继续干了。 所以那位男子的质问,其实是所有普通人的心声。我们花钱、守规矩、配合实名制,反而被监管得最严。骗子违法犯罪,却能钻着系统的空子匿名作案。这哪里说得过去? 网友的评论里,不乏各种建议。有的说,实名制不能只对老实人有用。既然老百姓能被查得清清楚楚,那虚拟号也该有同样的标准; 有的建议,虚拟运营商的注册审核要和实体号一样严格,必须人脸识别、身份证交叉验证;还有人提议,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虚拟号溯源系统,让号码能实时追踪,一旦发现诈骗,立刻封号冻结。 老百姓被骗的钱,也许对别人只是一个案件编号,但对那两个被骗的老人,那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实名制的意义,不该只是让普通人配合填表,而是要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那位男子的一句质问,之所以能火遍全网,不是因为他声音有多大,而是因为14亿人都想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老百姓要实名,骗子却能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