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市早苗的下马威?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都几天了,还没收到中方贺电。日媒《读卖新闻》记者在外交部记者会上询问此事,中方回应“已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 高市早苗这事儿闹得挺大,她刚上台没几天,日本那边就等着中方发贺电,结果拖到现在也没动静。这不是小事儿,日本首相换人,中方以往基本都是当天或第二天就发电报祝贺,算是外交礼节。但这次不一样,高市早苗的背景和立场,让北京这边选择了低调处理。简单说,这事儿透着股子警惕味儿,不是单纯的礼节问题,而是对她一贯的右倾路线的敲打。 先说说高市早苗这个人。她1961年生在奈良,家里挺普通,爸妈一个干汽车,一个在警局。她上神户大学学法律,毕业后混过媒体圈,1993年就跳进政坛,当上众议员。从那以后,她就扎根自民党,基本代表奈良选区,多次连任。她的政治风格深受安倍晋三影响,两人关系铁,她基本是安倍的接班人选。安倍时代,她当过经济产业副大臣、总务大臣,还管过少子化对策和经济再生这些事儿。她的标签就是保守派,党内右翼的代表人物。 高市早苗的争议点一大堆,尤其对外政策上。她多次去靖国神社参拜,这地方在东亚敏感得很,因为里面供着二战甲级战犯。中国和韩国每次日本政要去,都得抗议一番。她不光去,还公开支持首相去靖国,觉得这是日本的传统。高市早苗过去几年,春夏秋冬的节庆基本都去过,今年秋季节她倒是没亲自去,只捐了点钱当供奉,但这也瞒不住人,大家都知道她的心意。 这种举动,直接踩了中日关系的雷区,日本侵华历史问题,本来就没彻底说清,她还总回避侵略责任,主张日本要“自信”面对过去。 中方一贯立场,台湾问题是核心利益,日本作为1972年《中日联合公报》签字方,得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她这些表态,等于是给台海局势添乱,尤其现在美日澳印的印太框架,本来就针对中国,她再推一把,火药味儿更浓。 防务上,高市早苗也鹰派。她推防卫预算上GDP的2%,要买导弹、强化西南诸岛防御,这明摆着瞄准东海和台海。 日本自卫队这些年扩军,采购F-35战机、宙斯盾舰,她上台后估计会加速。军事上得严谨说,这不是日本单干,美国在背后撑腰,日美安保条约下,日本防务升级直接牵扯亚太平衡。中国海军在南海东海的活动,日本借口“威胁”扩军,但实际是配合美国围堵。 高市早苗的路线,会让中日军事摩擦增多,东海渔船事件、飞机对峙,本来就多,她再加码,风险不小。 选举那会儿,她第三次拼自民党总裁,10月4日赢了小泉进次郎,21日国会正式选她当首相,日本历史上头一遭女首相。 党内右翼欢呼,但周边国家皱眉。中国这边,我党没发公开贺电,外交部记者会上,《读卖新闻》记者问起,高市早苗上台几天了,贺电呢?发言人郭嘉坤回:“中方已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 这话听着客气,其实是标准外交辞令,意思是按规矩办了,但不公开,就是给你个信号:别太嚣张。 为啥这样?对比以往,2012年安倍二上台,因为钓鱼岛事儿,中方也拖了贺电,那次是直接对峙船只。 高市早苗类似,她的言论积累太多了。北京重申历史和台湾红线,就是提醒她,外交得有底线。中方希望中日关系稳,但前提是日方别碰敏感线。 这次低调,不是彻底翻脸,而是先观察她上台后的动作。 高市早苗上台一周,就开内阁会议,推国防预算,收紧移民,还强调和美国加强印太合作。 特朗普那边发了贺电,美国国会也祝贺,但中国沉默。日本企业对台投资,本来就多,她上台后,半导体合作会更紧。 但这对中日来说,不是好兆头。高市早苗想平衡,她在政策演说中说要“稳定中日关系”,但具体怎么做?她没细说。 中国专家觉得,她的话别全信,右翼背景在那摆着。 靖国问题、台湾问题、历史教科书,这些老疙瘩,她上台后得处理。短期看,她可能低调点,避免刺激,但党内压力大,右翼议员盯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