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最近太难了,不买美国大豆,巴西大豆猛涨价,阿拉根大豆涨价,中国难道非要买大豆

中国最近太难了,不买美国大豆,巴西大豆猛涨价,阿拉根大豆涨价,中国难道非要买大豆?能不能实现国内自足自给? 确实不是咱非要买外国大豆,实在是国内目前真没本事做到自给自足。 就说2024年咱国家一年消耗的近1.1亿吨大豆里,十斤有八斤得靠进口,进口量直接飙到1.05亿吨,自家种的2065万吨连两成都没到,对外依存度死死卡在83.57%。 很多人都以为大豆就是磨豆腐、打豆浆的“家常货”,其实那只是“小头中的小头”。 每年全国1300万吨的食用大豆需求,咱国产大豆闭着眼都能满足,甚至还能匀点出口给周边国家。 真正吞掉大豆的“饕餮”,是养殖业和榨油厂这俩“吞粮大户”,这俩加起来每年要造掉1亿吨出头的大豆,而且全得靠进口转基因大豆填肚子。 你琢磨琢磨,咱每年要吃5000多万吨猪肉、2000多万吨禽肉,还有堆得能当山的鸡蛋牛奶,这些肉蛋奶可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全得靠饲料催着长。 而豆粕就是饲料里最金贵的“蛋白质担当”,不管是喂猪还是喂鸡,少了它,牲口就长不快、下蛋少,目前还真没啥东西能完全替它。 湖南益阳有家龙头养殖企业,之前想省点成本,试过用大米蛋白粉、菜籽饼粕替代豆粕,折腾了大半年,育肥猪饲料里的豆粕比例也就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想完全不用?也就刚断奶的小猪料能勉强做到,放到全国的养殖业里,根本不够塞牙缝。 再说说种地的难题,这才是真正的“死结”。 咱国家就守着18亿亩耕地红线,这红线动不得——首先得把“吃饭大事”稳住,水稻要保大家的米饭,小麦要保馒头包子,光玉米就占了6.7亿亩地,年产量3亿吨,直接撑起了全国粮食产量的四成。 可大豆这东西天生“不争气”,是出了名的“低产选手”,2024年全国平均亩产才133公斤,连玉米439公斤亩产的零头都不到,跟水稻比更是差了一大截。 要是真较真,想靠自己种出1亿吨大豆,得掏出7亿多亩地——这相当于把全国一半的耕地都改成大豆田,到时候玉米不够喂猪、大米不够做饭,连食用油都得断供,那麻烦可比大豆涨价大多了,这笔账傻子都算得清,谁也不会干这“捡芝麻丢西瓜”的事儿。 农民心里比谁都门清,种大豆和种玉米的收益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就算国家给大豆种植补贴,一亩地的纯收入也比种玉米少百八十块,换谁都愿意种“挣钱多的”。 就拿大豆主产区黑龙江来说,政策天天喊着“永久基本农田优先种大豆”,可农民私下里还是偷偷改种玉米——毕竟真金白银揣兜里才踏实,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而且咱国产大豆不光产量低,跟国外比还没竞争力。 美国大豆平均亩产222公斤,巴西209公斤,咱连人家的六成水平都达不到,同样一亩地,人家能收twice还多,成本自然就低,国产大豆在价格上根本没法比,就算农民想种,卖不上价也白搭。 更头疼的是,大豆需求涨得比火箭还快。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咱还是大豆净出口国,一年能产1500万吨,够吃还能卖去国外换外汇。 可这些年大家生活好了,从“吃得饱”改成“吃得好”,肉蛋奶需求翻着跟头涨,大豆消费量也跟着翻了近三番。 可国内产量呢?从1996年到2022年,每年才涨1.66%,跟坐蜗牛车似的,这缺口只能靠进口补,一补就补到了现在的亿吨规模。 这些年国家也没少想办法,搞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推广抗虫抗病的新品种,好不容易把产量从2016年的1359万吨提到2024年的2065万吨,可跟1.1亿吨的需求比,还是杯水车薪。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只能提“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压根没敢说“实现自给自足”——不是不想说,是真没底气。 进口来源这块,这些年也想过“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搞进口多元化,可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巴西、美国这俩“大豆巨头”。 2018年之前还能跟美国买不少,后来贸易摩擦一闹,只能转头抱巴西的大腿,结果2024年从巴西进口了7465万吨,占了进口总量的71%,美国只占21%,阿根廷才可怜的4%。 这相当于把大半鸡蛋都放进了巴西这个篮子,人家自然有底气坐地起价——反正你不买也得买,全球一年也就1.82亿吨大豆能出口,除了巴西美国,其他国家凑半天都填不上咱的缺口,人家不宰你宰谁?就算现在砸钱搞技术、加补贴,想把大豆自给率提上来也得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有专家预测,到2034年进口量能降到7903万吨,可还是得靠国外,这已经是最理想的情况了。 再说了,全球大豆价格就是根“牵线”,国际一波动,国内立马跟着晃——2024年国际大豆降价,国内大豆产区均价直接跌了13.3%;反过来要是国际涨价,咱进口成本肯定蹭蹭往上涨,这连锁反应躲都躲不掉。 所以真不是咱愿意看巴西涨价、被人拿捏,实在是家底摆在这:耕地就这么多,产量上不去,需求又降不下来,替代品还顶不上,只能捏着鼻子买进口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