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浙西南先秦考古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先秦时期近700处遗址

潮新闻记者邬敏见习记者朱亮羽陈朴风共享联盟·云和雷倩

10月26日,浙西南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丽水云和召开,发布了浙西南地区近些年来先秦考古工作取得的系列突破性进展与重大成果。

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域,是浙闽赣三省文化交融的关键枢纽。2021年以来,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开展“全区域、全时段”的区域系统调查,新发现先秦时期遗址近700处,包括5处跨湖桥时期的遗址、2处崧泽时期的遗址、300余处好川时期的遗址、600余处夏商时期的遗址和200余处西周时期的遗址,同时还发掘了云和黄山上、显圣湾、独山,庆元小熊山和莲都岚山头等遗址,初步构建了浙西南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序列,填补了浙西南地区先秦考古的诸多空白。

好川文化时期聚落考古和社会组织形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介绍,近年来浙西南的区域系统调查和考古发掘中,发现了300多处好川文化的遗址,揭示出了云和显圣湾、庆元小熊山遗址等区域中心聚落。尤其是显圣湾遗址发现的5座规模达22至30平方米的大型墓葬,随葬品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好川文化社会高度分化的重要例证,为解析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鲜活样本。

跨湖桥文化的分布范围与内涵实现大幅拓展。云和黄山上遗址发现的跨湖桥文化时期遗存,将该文化的分布范围向浙西南腹地进一步延伸,大大拓展了跨湖桥文化的内涵。

百越文化源头探索获得重大进展。云和黄山上、独山和莲都岚山头等遗址发现的从肩头弄文化到中原西周时期的遗存,充分展现了浙西南、闽北、赣东山地丘陵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的独特性,是探索越文化源头的重要区域。

浙西南与闽北、赣东地理位置接近、遗址分布规律相似、文化交流密切,属同一文化圈。在闽江学院教授黄运明看来,“云和出土的文物具有鲜明特色,其文化内涵丰富且多元,融合了福建地区的昙石山文化、南山文化等”。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5日,云和县博物馆正式开馆。云和考古工作站也于当天同步揭牌。

10月27日,浙江日报3版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