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水果第一股”被取消上市地位,一场从600亿归零的资本迷局

10月13日,洪九果品发布公告称,10月3日接到香港联交所发出的函件,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洪九果品的上市地位。此时,距离洪九果品上市才不过两年多的时间。

对于退市的原因,上市委员会给出了五点理由:

1、公司尚未完成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并采取适当补救措施;

2、公司管理层等人士的诚信度和能力仍然存疑;

3、公司尚未完成内部控制审查、未纠正内部控制缺陷;

4、公司尚未公布任何未完成的财务业绩、亦未提供证明其遵守相关规定的资料;

5、公司没有委任任何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或授权代表,并且不符合相关规定。

不过,洪九果品并不认同联交所的意见,并认为其未充分考虑所提交证据。并已于10月13日向上市复核委员会提交书面请求,要求进一步及最终复核。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作为“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落到如今这般田地,反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2016年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后,洪九果品便进入了一级市场投资人的视野,也开启了其滚雪球一般的融资增长之旅。

从2018年至2021年,便收到了阿里、中信、CMC等参投的7轮融资,总额超10亿元。在资本的助推下,洪九果品投后估值一度高达到74亿元,

2022年9月,洪九果品成功登陆港股,上市首日市值便达到了190亿港元,市值峰值一度突破670亿港元。

而这样的辉煌却仅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随后洪九果品在2024年开始,无法按时披露财报、审计师辞职、高管被查、债务重整,当洪九果品以戏剧性的方式跌落神坛后,一切的辉煌似乎都化作了过眼云烟。

明星公司的陨落

作为国内水果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于2002年的洪九果品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水果分销商。

灼识咨询数据指出,2022年,洪九果品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果分销商,但由于市场较为分散,份额仍不足2%。

但这样的光环并没能持续太久。就在登陆港交后的18个月,2024年3月20日下午,由于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全年财务业绩,洪九果品突然宣布股票暂停买卖。

由此,揭开了洪九果品隐藏在金玉其表之下的败絮种种。

首先是财务问题。2024年3月短暂停牌的背后,便源于审计机构毕马威对洪九果品2023年财报提出的质疑。该机构于2024年4月宣布辞去审计师职务。

毕马威认为,洪九果品2023年第四季度存在异常交易:向若干新增供应商支付预付款约34.2亿元,而该公司全年预付款项余额约为44.7亿元,这意味着单季预付款占比超七成。

并且,这些供应商多为2023年新增交易方,无历史合作记录,部分供应商注册资本甚至低于所获预付款金额,天眼查数据显示部分供应商社保参保人数为零。毕马威表示,因公司未能提供充分会计文件佐证交易真实性,审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而随着毕马威的离场,直至目前,洪九果品依然未披露2023年年报。

不过,更大的危机则来自于管理层的集体被捕。

2025年4月16日,洪九果品突发公告,创始人、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及监事会主席余利霞等多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重庆市两江新区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洪九果品在公告中称,除了邓洪九、彭何以及其他两名管理层成员仍处于被逮捕状态外,公安机关针对公司人员的其他限制性措施均已获解除、放宽,被调查人士获准继续参与公司运营。

而为了改善一系列事件对公司经营所造成的影响,洪九果品向法院申请债务重整,同时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其重整计划。

但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集体辞职,最终将洪九果品推向了退市的结局。自此,洪九果品已经没有任何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也没有任何成员。2025年10月3日,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正式作出除牌决定。

随后,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先后发布公告表示,对旗下基金持有的洪九果品股票按照0港元的价格进行估值。

一场资本迷局

不过,回看洪九果品从招股到退市的全过程,这场问题重重的资本之旅,似乎从起点开始,就充满疑点。

招股书信息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三个财政年度,洪九果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78亿、57.71亿和102.80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63亿、0.03亿和2.92亿元人民币;相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28亿、6.62亿和10.90亿元人民币。

而到了2022年,洪九果品的营收则迎来了突破性的增长。不仅收入突破了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7%,与两年前相比则翻了三倍,经调整利润也高达14.55亿元,同比增长33.5%。

在高歌猛进之下,危机已经若隐若现。在2019年至2022年的四年中,洪九果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50亿、-8.04亿、-9.82亿、-18.23亿,不仅始终保持负数,并且缺口越来越大。

特别是2022年,这一年洪九果品正式登陆港交所,并获得了约4.97亿港元的上市募资,还有14亿以上的净利润,总计近19亿资金的流入。在如此充足的资金储备基础上,这一年的现金流却出现了18.23亿的大额赤字,这背后显然有着更为可观的金额支出。

不仅如此,洪九果品的应收账款更是持续增长。其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1.51亿元,上年同期为89.96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84亿元,上年同期为1.24亿元。而洪九果品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为109.85亿元,这意味着应收款在其中的占比已经高达92.4%,远超行业水平。

这几乎是一场专为资本市场精心准备的迷局。

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建立海外供应链,锁定泰国榴莲、智利车厘子等优质货源。洪九果品官网显示,其海外当地团队有400人,有标准化加工工厂16个、销地分拣仓60个、销售分公司共23个,覆盖城市超300个。

面对水果行业高损耗的痛点,洪九果品给出了“端到端”模式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损耗。2021年洪九果品的损耗率仅为1.3%,远低于5%的行业平均水平。

给资本市场提供最时髦、最诱人的概念,却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管理层诚信上一败涂地,洪九果品从巅峰至清零的过程,或也成为了新消费狂欢落幕的一个缩影。在凭借概念与造势被资本过度追捧之后,如何让一个品牌长久地存活下去,如何直视组织架构、管理方向甚至是商业模式的上的不成熟,应对持续变化的市场挑战,是洪九果品给予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警示。(文|消费纵深,作者|谢璇,编辑|房煜)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