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想不到吧?堂堂一国首相,竟然可以如此不顾体面!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欧盟峰会召开前

想不到吧?堂堂一国首相,竟然可以如此不顾体面!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欧盟峰会召开前,居然四处为自己开脱,张口就是:不是我的错,是安世半导体的问题,是他们“首席执行官管理不善”。 这话听得人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哪像个一国首相该说的话,分明就是闯了祸只想把责任推给别人的 “甩锅高手”。 先给大伙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这是家有 60 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在汽车用的芯片领域算得上全球龙头,三星、苹果、特斯拉这些大牌子都是它的客户。 2019 年咱们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 286 亿元买下它 79% 的股份,后来又追加 68 亿多把它彻底变成全资子公司,整个收购流程完全符合荷兰的法律规定,一点毛病没有。 被中资收购后,这家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2024 年营收就有 147 亿元,光给荷兰就交了 1.3 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还在当地雇了几千名员工,说是荷兰的 “纳税大户” 和 “就业功臣” 一点不为过。 可就在今年 9 月底,荷兰政府突然翻脸了,二话不说就动用了个冷战时期的老法律 ——1952 年颁布的《商品可用性法》,这法律自打出台就没用过,这次专门拿来对付安世半导体。 先是荷兰经济部下了命令,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机构的资产、知识产权,一年之内不许动任何业务和人员。 紧接着荷兰法院又裁决,暂停中国老板张学政的董事职务,把 99% 的股权都交给第三方托管,还安插了一个有 “决定性投票权” 的外籍董事。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等于直接把中国企业合法持有的公司给抢了过去,说是 “明抢” 都不为过。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干这事儿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对中资半导体企业加码限制。美国 9 月刚出台 “50% 股权穿透规则”,把制裁范围扩大到中资控股的子公司,荷兰紧跟着就动手了。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看得门儿清,直接说 “荷兰就是被夹在美国和中国中间当棋子,这事得中美协商才能解决”。说白了,斯霍夫政府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可又怕担责任,于是就想出了 “甩锅 CEO” 这招。 斯霍夫在欧盟峰会前那通操作更是没眼看。一边跟其他欧洲领导人解释,说自己针对的只是 “失职的首席执行官”,不是针对中国;一边又嘴硬说荷兰是 “自主决策”,跟美国没关系。 可荷兰法院公布的文件早就把底给漏了,明明白白显示这背后就是美国在施压。这就好比小孩偷拿了东西,被抓现行还嘴硬 “是东西自己跑到我手里的”,简直可笑至极。 最打脸的是,他嘴里 “管理不善” 的安世半导体,这些年的表现根本挑不出毛病。不说别的,欧洲汽车产业几乎离不了它,汽车供应链里三分之一的企业都把它当成独家芯片供应商。 德国的大众、宝马这些车企,从车身到内饰的关键系统都要用它的芯片,安世中国的东莞工厂承担了全球 70% 的封装任务,十个芯片里七个是中国造的。 荷兰一动手,中方自然得采取措施,安世中国直接说了荷兰的决定在中国没用,业务该怎么运转还怎么运转,但对欧洲的芯片供应确实受了影响。 更荒唐的是,荷兰总部为了给斯霍夫的说法凑证据,居然跟客户说 “没法保证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这话说出来连鬼都不信,安世中国的生产线早就通过了国际质量认证,这些年供货从来没出过问题。 安世中国当场就怼了回去,发公开信说所有产品都符合标准,还把结算货币改成了人民币,摆明了就是 “你胡搅蛮缠,我自有办法”。 现在连欧洲客户都看明白了,荷兰这是故意找茬,不少客户都派人去中国工厂 “蹲守”,就怕被荷兰这边的闹剧耽误了供货。 斯霍夫自己可能都忘了,他 6 月份就已经宣布辞职,现在只是看守首相,本该好好收尾,结果却在任上干出这种破坏国际规则的事。 作为一国首相,就算真觉得企业有问题,也该走正常的法律程序,拿出实打实的证据,而不是靠编造 “管理不善” 的借口,靠动用冷战老法律来强取豪夺。 他口口声声说 “要确保芯片重新供应”,可实际上正是他的所作所为,把全球供应链搅得鸡犬不宁。 咱们普通人都知道,做人得有担当,犯了错要认,更要改。可斯霍夫作为荷兰首相,却连这点基本觉悟都没有。 明明是屈从于美国压力,损害了中荷经贸关系,还搞乱了欧洲汽车产业,最后却把锅甩给企业 CEO,这种操作简直刷新了对 “体面” 的认知底线。 现在中方已经多次表态,坚决反对这种泛化 “国家安全” 的做法,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催着解决问题,斯霍夫再怎么狡辩,也掩盖不了自己不负责任的事实。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讲究的是契约精神,企业经营靠的是市场规则,不是首相一句话就能颠倒黑白的。 斯霍夫这波 “甩锅操作”,不光丢了自己的脸,更丢了荷兰作为主权国家的体面,真是应了那句话:“越想推卸责任,越显得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