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哈萨克斯坦宣布了 2025年10月2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他说自从2019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总共增长了16%,这真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单看16%这个总增长数字确实唬人,但把时间拉到2019年到2025年这六年里,平均下来每年增长还不到3%,这速度实在算不上“了不起”。更关键的是,这增长里藏着大起大落的水分,2020年经济直接萎缩了2.6%,等于前一年的增长全白干,后来的反弹更像是补之前的窟窿,并非实打实的稳步提升。要是只挑增长好的年份说,那确实好看,可普通老百姓过日子,感受的是完整周期里的真实状态。 说这成绩了不起,更没提增长的“底气”到底从哪儿来。哈萨克斯坦油气出口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长期超过50%,国际油价每波动10美元,GDP增速就得跟着晃2-3个百分点。这几年全球能源价格回暖,它的经济才跟着抬头,本质上还是靠老天爷赏饭吃,而非自己练出了真本事。2025年年初至今6.2%的高增速,看着亮眼,可交通运输和建筑业占了大头,这俩行业又高度依赖“光明之路”基建计划的投资拉动,一旦基建热潮退去,增长动力很可能立马断档。 经济增长的热闹,和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压根没对上号。阿拉木图的物价早就赶上国内一线城市了,一公斤马肠要80块人民币,一份手抓饭加饮料就得40块,连水果价格都比隔壁新疆贵不少。世界银行早就说了,哈萨克斯坦的通胀虽然在降,但2025年估计还在7.5%到8%之间,远高于目标水平。收入没怎么涨,东西却越来越贵,这种增长对老百姓来说,更像“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游戏。 所谓的增长还藏着不小的隐患,财政账本其实没表面那么好看。政府为了拉动经济搞扩张政策,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只能靠借国内的钱和动石油基金的家底来填窟窿,长期下去肯定撑不住。而且它的经济太依赖中国资本了,基建投资里65%都来自中国,收益外流的问题特别突出。就像家里盖房子全靠借邻居的钱,表面看着气派,实则欠了一屁股债,主动权还在别人手里。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增长模式根本不可持续。过去几十年靠卖石油天然气尝到了甜头,可现在全球都在减碳,未来石油需求肯定会降,到时候没了资源红利,经济很可能又要掉下去。虽然政府喊着要转型,要发展农业、搞制造业,但产业基础太薄弱,连可再生能源的光伏组件90%都得靠进口,转型谈何容易。现在吸引来的外资大多盯着短期基建红利,真正能扎根的实业少之又少,等政策红利过去,很难留下能持续造血的产业。 那些涌向哈萨克斯坦的中国老板,看中的是自贸区30%的清关补贴、设备进口免税这些政策红利,还有会中文的会计能拿3万月薪的市场缺口。他们做的建材、轻工生意火爆,恰恰说明当地产业的短板——自己造不出这些东西,只能靠进口填补空白。这种“热闹”更像对当地产业空心化的反衬,而非经济健康的信号。 各位读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哈萨克 哈萨克斯坦发展 哈萨克斯坦项目 哈萨克斯坦基建 哈萨克斯坦关税 哈萨克斯坦人口 哈萨克汗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