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98年,成龙用一部《尖峰时刻》征服了好莱坞,全球狂揽2.4亿美元。 可一回

1998年,成龙用一部《尖峰时刻》征服了好莱坞,全球狂揽2.4亿美元。 可一回到香港,票房只有2000万港币,连同期周星驰《行运一条龙》的一半都不到。 有人甚至直接说他“忘本”了。 这事儿不是偶然。 《尖峰时刻》三部曲,全球票房合计8.4亿美元,但香港老家贡献的,连3%都不到。 那几年,香港观众宁愿排队看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和《功夫》,对大哥在好莱坞的笑话,似乎并不太买账。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外头混成了大老板,但回家过年,发现乡亲们还是更爱听村口王二讲的段子。 观众要的是那种不用翻译的文化亲近感。 成龙自己也感觉到了。 2004年,他回港拍了部《新警察故事》,票房和口碑总算都回来了,算是扳回一局。 但这些年,老路子好像也不太灵了。 去年的《龙马精神》票房仅2.1亿,口碑两极;和约翰·塞纳合作的好莱坞大片,更是直接上了流媒体,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影评人谭飞说得挺实在:“过度依赖西方市场,会让本土观众疏远。”李连杰、甄子丹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 反观吴京的《战狼》系列,死磕本土叙事,票房直接冲破50亿。 市场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现在,成龙宣布要亲自执导并主演《新警察故事2》。 这感觉,就像是又一次“挤上绿皮车回家陪爸”。 兜兜转转几十年,从香港打到好莱坞,再从好莱坞回到华语片场,或许大哥终于想明白了:先把自家的故事讲利索,再学外语,永远也不迟。

评论列表

彭俊刚
彭俊刚 2
2025-10-26 13:13
香港巴掌大的地方,上世纪的票房能上千万已经算有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