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一男子在某4s店交了定金后,准备全款提车。谁知提车当天,却被4s店工作人员告知必须要办理贷款才能提车,否则定金还不退,车也不给。男子气坏了,认为4S店强制要求顾客贷款买车,是店大欺客。然而最终解决却让人万万没有想到。 江西南昌的周末早晨,阳光刚把 4S 店的玻璃门照得透亮,陈先生就揣着银行卡赶了过来。前几天他看中一款家用 SUV,当场交了 5000 元定金,销售当时拍着胸脯说 “提车当天全款付清就能开回家”,现在他连临时牌照都提前办好了,就等着把新车开去给刚怀孕的妻子一个惊喜。 可刚走进展厅,接待他的销售小李就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追问了好几遍,小李才低头小声说,现在必须办贷款才能提车,要是坚持全款,不仅车拿不到,之前交的定金也退不了。陈先生手里的银行卡 “啪” 地拍在柜台上,他指着订单合同上 “全款提车” 的字样,问怎么突然变了规矩。 周围几个看车的顾客都围了过来,销售经理匆匆从办公室出来,解释说这是厂家新出的政策,“近期全系车型都得走贷款流程,不然店里拿不到厂家返利”。陈先生拿出手机翻出和小李的聊天记录,里面清清楚楚写着 “支持全款,定金可抵车款”,经理却只说 “政策变了没办法”,让他要么接受贷款,要么自认倒霉。 那天陈先生在 4S 店耗到下午,从销售到经理都没给出解决方案。回家路上,他越想越气,自己本来就是怕贷款有利息才准备全款,现在不仅提不了车,定金还要不回来。妻子看出他情绪不对,劝他先别急,说不定能找相关部门问问。 第二天一上班,陈先生就打了 12315 投诉电话,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还提交了订单合同、聊天记录等证据。市场监管部门很快联系他,说会介入调解,让他等消息。没想到当天下午,4S 店的店长就主动打来了电话,语气比前一天客气不少,说愿意协商解决,让他再去店里一趟。 再次来到 4S 店,店长先是道歉,说之前是销售没吃透政策,还说 “厂家确实有贷款任务,但不该用定金要挟顾客”。可提到解决方案时,店长还是劝陈先生办 “零利息贷款”,说 “只要办了,后续可以提前还款,不会产生额外费用”。陈先生没松口,坚持要按原约定全款提车,双方又僵持了下来。 没过两天,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来到 4S 店,当着双方的面核对证据。订单合同上明确标注 “付款方式:全款”,且没有任何附加条款,工作人员指出,4S 店临时变更付款方式并拒绝退还定金,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店长这才松了口,说可以特殊申请,让陈先生全款提车,还愿意补偿他 2000 元油卡,作为耽误几天的赔偿。 后来陈先生才知道,那段时间南昌有好几起类似的投诉,都是 4S 店为了完成贷款任务临时变卦。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对当地汽车销售行业开展了专项检查,要求所有 4S 店必须明确告知付款方式,不得随意变更约定。 现在陈先生每天开着新车送妻子去产检,路过那家 4S 店时,偶尔还能看到门口贴着 “透明消费,拒绝捆绑” 的标语。他常跟身边准备买车的朋友说,遇到这种事别慌,保留好证据,找对途径维权,总能得到合理解决。 其实像这样的消费纠纷,只要双方都愿意坐下来沟通,或者通过正规渠道协调,大多能圆满解决。4S 店需要守住诚信底线,消费者也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才能让买卖双方都不吃亏。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