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第五轮谈判在吉隆坡举行,美国财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第五轮谈判在吉隆坡举行,美国财长与贸易代表出席。美方嘴上说着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背地里却悄悄启动新一轮调查,“边谈边压”的老套路并未改变。在贸易问题上,中美此前始终未能达成真正一致,这次中方会如何应对? 作为应对,中国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镓和锗出口管制,这让美国陷入慌张,中国镓锗出口占全球90%以上,美国短期难寻替代,而这两种材料对其芯片制造、武器研发、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美国若想重建替代供应链,不仅需要至少五六年时间,还得投入上千亿美元。其实中美博弈不止是双边事,美国逼企业“脱钩”、中国管制关键材料,都在扰动全球供应链,最终各国企业和消费者都可能被波及。 当下美国国内压力不小:大豆种植户面临滞销困境,仅2024年就亏损超百亿美元;普通家庭受关税和通胀影响,每年额外支出约6200美元;苹果、特斯拉等企业也受困于中国供应链断供,即便转向墨西哥寻找替代零件,问题仍未解决。 急于缓解困境的美国,想在谈判中用稀土相关诉求换取中国在新能源、AI领域的让步,可惜双方诉求存在明显分歧。谈判桌上从无绝对赢家,比拼的是谁更能坚守底线。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主动求和,但也未关闭对话大门,明确划出谈判底线:美方若真想谈,就得拿出诚意,摒弃“一边施压一边伸手”的做法。 如今美国已承认,大国竞争策略难以为继,国内民众压力更是与日俱增。若美方仍不调整谈判姿态,那每年6200美元的额外生活成本,最终还得由美国选民自己买单。 中美吉隆坡谈判,美方还是老毛病,嘴上喊着缓和,背地里又搞调查、酝酿技术封锁,想靠施压占便宜。可现在中国手里有硬牌,镓锗出口占全球九成多,美国军工、芯片都离不开,建新供应链既费钱又不现实。 美国国内早焦头烂额了:农民大豆亏惨,老百姓每年多花几千美元,企业缺零件愁得慌。明明急着解决问题,谈判时却总想空手套白狼。 谈判哪是比谁横,关键看诚意。中国一直有底线也留着门,美方要是还玩两面派,最后那笔冤枉账,还得让美国选民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