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已是副司令的李文清回到家乡,看到前妻跪在院中,浑身发抖,他上前扶起前妻,问:“当年抢走你的恶霸在哪里?” 1952 年,湖北松滋李家河。 “副司令回来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人群瞬间动起来,你挤我我挤你,声音嘈杂。 穿着军装的李文清走在最前面。他右眼眶空着,盖着墨镜 —— 这是瓦庙集战斗的伤,炮弹片划伤右眼后,他就失明了。 他是贺龙麾下猛将,身上有 7 处伤疤,人称 “独目将军”。 县政府办了欢迎仪式。他接过乡亲递来的粗瓷碗,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妻子周幺妹也用这样的碗盛过稀粥。 “李司令,去老宅看看不?” 村干部的问话,拉回他的思绪。 李文清点点头。拨开要糖吃的孩子,朝记忆里的方向走。 老宅木门没锁,一推就 “吱呀” 响。门刚开,两道佝偻身影就撞进眼里。 一男一女跪在院中青石板上,衣服满是补丁。见他进来,女人浑身发抖,连磕三个响头。 “文清…… 我对不住你啊!” 女人声音哽咽。 这声喊让李文清停下脚步。他盯着女人,虽满脸皱纹、鬓角发白,但眉眼轮廓没改 —— 这是他十七岁娶的表妹周幺妹。 二十年前的事一下子冒出来,堵得他心口发闷。 1927 年,松滋遇二百年罕见大旱,庄稼全枯,颗粒无收,成了压垮李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家租着地主李心仁的 7 亩岩渣地,本就贫瘠,大旱后更没收成。催租队天天上门骂街要租子。 李文清是独子,刚娶周幺妹没多久,只能去百里外的公安县,给王家地主放牛。 周幺妹去了李心仁家二少爷李学武府上当佣人。夫妻俩约定,挣够钱就赎身回家。 那时李文清没料到,这一分开竟成劫难。 在王家做工时,他放的牛突然暴亡。地主咬定是他害死的,扣了全年工钱,还指使家丁把他打得满地找牙,最后光着身子把他赶了出来。 他拖着伤回李家河,却发现周幺妹没了踪影。 本家叔叔红着眼眶说:“地主家少爷学武霸占了幺妹!你之前找他理论,被他三弟用烟杆砸破头,又遭了顿毒打。” 李文清抄起菜刀要拼命,被叔叔拉住:“他家有钱有势,你这是送死!” 那天晚上月光很冷,李文清攥着裂了的衣角,在村口坐到天亮。 天亮后,有人说贺龙的红军在街河市白果树下演讲,专打土豪劣绅。他猛地站起来 —— 听说红军有枪,能帮穷人。 傍晚见到红军过河,李文清来不及脱鞋,跳进冷水朝红旗游去。 进了红军队伍,李文清满心想报仇。他苦练刺杀、投弹,不到一年就从战士升成排长。 1931 年,红三军转战松滋、长阳,李文清趁执行任务,带几名战士连夜回李家河。 可李学武早跑了。李文清气得烧了李家大院,回到部队就被关了禁闭。 指导员盯着他,说:“你以为红军是私人报仇的工具?这队伍里谁没仇?但我们要报的是阶级仇! 李学武嚣张,是因为有吃人的政权撑腰,不推翻它,天下还有无数个李学武!” 这番话砸在李文清心上。想起贺龙在杨林市战斗中喊 “扑河消灭敌人” 的样子,他忽然懂了,革命不是为报私仇。 从那以后,他埋了个人恩怨,在战场上更勇猛。 长征时,他跟着贺炳炎端冲锋枪,冲在敢死队最前面,为部队杀出血路。过草地时,粮食吃完就挖草根、吃皮带,1000 多人的部队只剩 400 人左右,他饿晕时,是贺龙分了青稞饼给他。 齐会战斗中,他带七一五团全歼日军吉田大队 800 多人;青涧战役里,生擒蒋军悍将廖昂。 后来右眼彻底失明,贺龙开玩笑叫他 “李瞎子”,却总把硬仗交给这个不要命的猛将。 李文清在部队升职,家乡的李学武却慌了。听说他成了红军军官,李学武放火烧了李家老宅,还逼李文清父母背井离乡。从此,他再没见过爹娘,也没了音讯。 “文清,你饶了我们吧……” 周幺妹的哭喊声,拉回他的现实。 李文清弯腰扶起两人,才发现男人一直护着周幺妹,神情又慌又恳切。 见此情形,李文清沉默片刻,掏出一叠钱塞进周幺妹手里,对他们说:“当年的事不怪你,你们都是受苦人。” 这话是真心的。他想起长征时牺牲的战友,想起贺龙说的 “打仗是为了穷人不受欺负”—— 他们流血,不是为个人恩怨,是为 “没人再敢欺压百姓”。 乡亲们后来常说,李司令回来没追究任何人。 有人问他为啥不恨周幺妹,李文清摇摇头:“革命不是为了记仇,是为了让受苦人好好过日子。” 李文清站了一会儿,转身走出院门。外面孩子在打闹,乡亲们笑容实在 —— 这或许就是他打了一辈子仗,想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