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民包先生反映,南明区湘雅村附近的人行道长期被机动车占用,不仅严重影响行人通行,甚至迫使推着婴儿车的市民冒险绕行车行道,安全隐患突出,这让他倍感气愤。

从包先生10月23日中午拍摄的画面中可见,该路段人行道上并排停放着四辆汽车,占据了近一半的人行道空间,其中部分车辆更是将盲道严严实实地覆盖。包先生表示,此类违停现象并非偶然,“偶尔临时停靠,比如买东西、上厕所还能理解,但有些车停在这里一两个小时,吃完饭都不挪走,太影响行人了。我看到好几个推婴儿车的市民,只能从马路那边绕过去,特别危险。”
为核实情况,记者于10月23日傍晚6点赶到现场,发现人行道上仍有四辆汽车违停。通过与包先生拍摄的画面比对,记者确认其中两辆车自中午起便一直停放在此处,违停时间长达数小时。

记者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车辆均是顺着人行道上的无障碍通行坡道开上人行道,长期碾压已导致坡道砖块出现明显破损。采访期间,一辆白色轿车更是大摇大摆地驶上人行道,过往行人被迫驻足避让,而旁边店铺内一名黑衣男子还主动为其指引停车方向。

面对记者询问“为何在此停车”,该白色轿车车主称“拿个东西就走”,并否认经常在此违停,随后径直走进街边店铺,不久后驾车离开。而这时记者才发现,此前在店内指引停车的黑衣男子,正是另一辆已违停多时的白色轿车车主。当记者质疑“车辆从中午就停在这里”时,该车主起初谎称“下午5点才停过来”,在记者明确表示“有视频证据”后,其瞬间沉默,一边接电话一边匆忙发动车辆离开现场。

针对现场违停乱象,记者随即联系了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很快,贵阳市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湘雅中队队员赶到现场,并逐一联系违停车主。“请你马上把车移开,这里不仅压着盲道,还严重影响行人通行。”执法队员对违停车主说道。
接到通知后,车主们陆续赶到现场挪车,有车主解释称“女儿来晚了,没拿到停车场钥匙,就临时停在这里,马上挪到正规车位”。

湘雅中队队员陈代举向记者透露,辖区执法人员平时会对人行道进行巡逻,发现违停车辆会开具罚单,但由于目前人行道违停罚单不影响车辆年检,对车主的威慑力十分有限,导致违停乱象反复出现。“很多驾驶员根本不在意处罚,即便开了罚单,该停还是停。我们目前只能靠巡逻发现后现场劝离,治理效果比较被动。”

针对当前治理困境,陈代举表示,下一步执法部门将加大对湘雅村及周边路段人行道的巡逻频次和密度,尽可能及时发现并劝离违停车辆。同时,执法部门正考虑与交警部门深化联合执法,整合“有权管”与“管得住”的执法力量,提升对人行道违停行为的管控力度。
此外,若人行道违停乱象持续得不到改善,执法部门还计划在人行道两侧增设交通隔离墩,从物理层面阻止车辆驶上人行道,从根本上保障行人通行权益。
湘雅村人行道违停问题,折射出当前城市人行道管理的“两难”困境:综合执法部门虽承担着人行道管理职责,可罚单威慑不足,治理效果有限;交警部门对人行道违停拥有更强的执法权限和处罚力度,却受执法场景、警力配置等限制,难以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管控。

要彻底解决人行道违停难题,不能仅靠单一部门“单打独斗”,唯有推动综合执法与交警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执法协同,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效果”,才能真正守住人行道的通行权,为市民营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