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德国央行行长居然放话: 要是报复中国是最后一招,那咱们就来票大的! 国际贸

德国央行行长居然放话: 要是报复中国是最后一招,那咱们就来票大的! 国际贸易本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有些西方人偏不,好处他要全占,亏了一分不吃,稍不顺心就挥拳瞪眼、喊打喊杀。 10月24日,彭博社报道,德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委约阿希姆·纳格尔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他希望欧洲能“克服”跟中国的贸易困境,但也做好准备,必要时候就“强硬起来”。 他在“柏林全球对话会”上装模作样地问:“报复是不是正确策略?最好当然是达成协议、找到共识……” 可话没说完,他就露出了真面目:“但如果报复是最后手段,那我必须说——我们就得强硬,得做大胆决定!” 好一副“我弱我有理、谈不拢就掀桌”的流氓腔调!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对中国大放厥词。早在10月10日,《纽约时报》就报道他在伦敦大谈“欧洲绝不能自满”,还说中欧竞争“该让所有欧洲企业清醒了”。 清醒?是该清醒了——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早已不是跟在德国后面学步的小弟! 看看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销量几乎翻倍,规模已逼近梅赛德斯-奔驰。以往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高科技机械,现在中国企业不仅能造,还更便宜、更有竞争力! 路透社也指出,自从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中国采取了合理反制,把部分无法出口美国的产品转向其他市场。结果欧洲企业不但在中国市场拼不过本土品牌,还被中国在稀土等关键原材料上的出口管制“卡了脖子”。 这下欧洲是真急了。 10月23日欧盟峰会,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闭门会议上大喊:如果解决不了中国的出口管制,就动用“最强贸易工具”——也就是那个《反胁迫工具法案》! 他甚至还倒打一耙,污蔑中国是“经济胁迫”。真是自己做贼心虚,看谁都像警察。 这个所谓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被不少人视作“核选项”,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切断知识产权、封锁投资与采购——听起来很唬人,可2023年底生效至今,一次都没敢用过。 特朗普加税时他们喊过一次,结果不了了之;现在对中国,他们又在喊,可连德国总理默茨都承认:根本还没达成一致! 说白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嗓门挺响,底气全无。 自己竞争力下滑,不反思不进取,反而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报复中国”?这不是解决问题,这是撒泼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