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印度又有大动作!6500亿卢比,订购1100台战机航空发动机!向美国通用电气订购,向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订购,向法国和俄罗斯订购。 印度心里早有算盘,这些进口发动机可不是随便囤着,要专门装备在三类装备上。 一类是自家的LCA战机,另一类是大型武装侦察无人机,最后还要给印度国产中型隐身战机计划铺路。 整个采购和装备计划战线拉得很长,要一直持续到2035年才罢休。 印度军方之所以这会儿急着扩军,还把之前的冲突拿出来说事儿。他们宣称在5.7印巴冲突里,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立了大功,一口气击落了5到6架巴基斯坦的F-16战机和枭龙战机。 就凭着这份“战绩”,印度决定趁热打铁,再订购一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 不光是S-400,印度还打算砸1000亿卢比搞防空和导弹储备。 这笔钱要分成三部分用,一部分继续扩大S-400防空导弹的规模,另一部分用来引进S-500防空导弹系统,最后还要大批量补充布拉莫斯远程超音速导弹的库存。 印度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还制定了一个到2040年的长远军备目标。 到那时候,印度希望手里能有新一代隐身战机,现有的阵风战机也要形成更强战力,国产远程空空导弹也得列装到位。 陆军方面,要配齐1800辆第四代坦克,再搞来数百套巡飞弹系统,这些装备专门用来部署在中印和印巴边境的高原地区。 海军也没被落下,印度计划让自家海军拥有10艘核动力军舰,再配上几艘核潜艇,把远洋作战的架子搭起来。 至于这些计划最后能不能成,谁心里都没底。 但有件事是板上钉钉的,那就是一批西方军工公司、俄罗斯厂商,还有以色列的军工综合体,肯定要借着印度这次大采购发一笔大财。 先说说那1100台航空发动机的采购,印度这么做看似考虑周全,把美英法俄的厂商都拉进来,实则藏着不少隐患。 不同国家的发动机技术标准不一样,后续的维护保养体系也不互通,等这些发动机真装到战机和无人机上,后勤保障很可能会变成一团乱麻。 就拿LCA战机来说,之前因为零部件来自多个国家,维修时经常出现兼容问题,这次再塞进不同型号的进口发动机,麻烦只会多不会少。 印度心心念念的国产中型隐身战机计划,更是把宝压在了进口发动机上。 隐身战机对发动机的推重比、隐身适配性要求极高,现在完全依赖外部采购,一旦未来国际局势有变,卖家断供或者涨价,整个隐身战机计划就得搁置。 再看防空导弹采购,印度把S-400的“战绩”吹得天花乱坠,但国际上对5.7印巴冲突的实际情况有不同说法。 巴基斯坦方面从未承认有F-16和枭龙战机被S-400击落,甚至拿出了战机完好的证据,印度这边却拿不出实打实的击落残骸照片,所谓的“战绩”更像是自说自话。 即便S-400真有战力,印度一下子要同时推进S-400和S-500两套系统,还要搭配布拉莫斯导弹,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作战也是个大难题。 S-500是俄罗斯最新的防空系统,目前列装数量有限,印度想引进还得等俄罗斯先满足自家需求,等到货时说不定又落后一代了。 至于2040年的长远目标,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印度的国产隐身战机研发已经拖了好几年,连原型机都没完全定型,想在2040年实现列装,难度堪比登天。 1800辆第四代坦克的目标也不现实,印度目前的坦克生产线产能有限,国产“阿琼”坦克性能一直不稳定,大量采购还得依赖进口,要凑齐1800辆,光资金和时间就够印度头疼的。 边境高原地区环境恶劣,坦克和巡飞弹系统的部署需要专门的适应性改装,印度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不足,就算装备到位,能不能在高原正常运作都是个问题。 海军的10艘核动力军舰和核潜艇计划,更是把目标定得太高。 核动力军舰的建造技术复杂,目前只有中美俄法等少数国家掌握,印度连常规动力军舰的建造都经常延期,想在十几年内搞出10艘核动力军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核潜艇方面,印度目前只有一艘从俄罗斯租借的核潜艇,国产核潜艇还处于试验阶段,短期内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最实在的还是那些军工企业,不管印度的计划能不能实现,只要订单签了,钱到账了,他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通用电气、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这些西方厂商,早就盯着印度的军火市场,这次能拿到发动机订单,自然喜出望外。 俄罗斯也借着S-400和导弹订单,继续巩固和印度的军工合作关系。 以色列的军工综合体在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领域有优势,说不定后续还能从印度拿到更多订单。 印度看似通过大采购提升了军力,实则是在给其他国家的军工企业“输血”,自己却陷入了“买买买”的循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