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710年深夜,韦皇后正在睡觉,李隆基突然闯入,韦皇后又惊又怒:“大胆逆子!”韦皇

710年深夜,韦皇后正在睡觉,李隆基突然闯入,韦皇后又惊又怒:“大胆逆子!”韦皇后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剑刺穿胸膛,随后,李隆基又冲进安乐公主寝宫,将安乐公主送上西天。[大侦探皮卡丘] 长安皇城内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临淄王李隆基率领数百名士兵直奔玄武门,这场后来被称为“唐隆政变”的宫廷血战就此拉开序幕。 当晚政变的主要目标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仅一个多月前,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 中宗死后,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自己临朝摄政。 她将禁军大权交给韦家子弟,开始筹划更大的计划。按照当时许多人的猜测,韦后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的路子,先摄政再称帝。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早年在潞州任职时就展现出不俗的政治眼光。 他看到中宗朝政局混乱,韦氏外戚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成风,早就暗中留意时局变化。 中宗驾崩后,韦后的动作让李隆基意识到,如果再不行动,李唐江山很可能易主。 他找到姑姑太平公主商议,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在朝中颇有势力,对韦后专权同样不满。 姑侄二人一拍即合,开始秘密联络禁军将领钟绍京、葛福顺、陈玄礼等人。 这些禁军将领对韦氏也早有不满,韦后掌权后,将重要军职都安排给韦家子侄,这些人毫无军事才能却飞扬跋扈,引起老将们的强烈反感。 李隆基和刘幽求等心腹在府中做最后部署,他们决定趁韦后还未完全掌控局面,先发制人,当晚二更时分,政变正式开始。 李隆基率兵冲入玄武门,禁军将领早已暗中配合。 韦皇后听到消息后仓皇逃往飞骑营,想依靠这支军队抵抗,不料飞骑营士兵直接将她斩杀。 安乐公主当时在自己府中,也被冲入的士兵就地格杀。 政变军队随后迅速控制皇城各处要害,将韦氏主要成员一网打尽。 宫中女官上官婉儿见势不妙,举着蜡烛率宫人出来迎接李隆基,还拿出一份她和太平公主草拟的诏书,表示自己早就站在他们这边。 但李隆基并未接受这份投诚,他清楚上官婉儿长期在韦后身边,这份遗诏也是韦后授意修改过的版本,只写了让相王辅政而非即位。 李隆基下令将上官婉儿处死,尽管太平公主出面求情也无济于事。 整个政变进行得相当迅速,从起兵到控制局面,只用了一夜时间。 天亮后,太平公主出面主持大局,拥立睿宗李旦登基。李隆基因功被立为太子,两年后继位,成为唐玄宗。 这场政变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韦氏虽然控制了表面权力,但在军队中根基不深。 韦后提拔的那些外戚子弟能力平庸,无法服众。 李隆基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扎实,他拉拢的都是禁军中真正掌握兵权的实权人物。 唐隆政变结束了中宗朝以来的混乱局面,李隆基继位后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开创了开元盛世。 在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网友评论: “韦皇后想复制婆婆武则天的成功路径,却只学了表面功夫,没有领悟到真正的政治智慧。” “武则天是历经数十年经营,一步步培植自己的势力,而韦后在中宗刚去世就急于上位,手段粗暴,自然难以服众。” “婉儿已经拿出遗诏草稿表明立场,还是难逃一死。” “这不单是针对韦后,更是李隆基为日后削弱太平公主势力做的铺垫,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么残酷。” “政变能一夜成功,关键是李隆基搞定了禁军。韦后安排的自家子弟不得军心,而李隆基联络的都是实权派将领,胜负在起事前就注定了。所以啊,关键时刻得人心多么重要。” “唐朝前期的宫廷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玄武门简直是政变“专业户”,从李世民到李隆基,多少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都发生在这里,真是大唐第一“网红门”。” “李隆基通过这场政变崭露头角,开创开元盛世,晚年却遭遇安史之乱。” “看他年轻时如此英明神武,果敢有为,更让人唏嘘他后来的转变。一段人生,两种极致,真是成败皆因性格。” 如果韦皇后当时能更耐心一些,先稳固权力基础,而不是急于效仿武则天,她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女皇帝? 或者,她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必然的?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 《资治通鉴》 《旧唐书》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