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加班到8点,点了份麻辣烫,眼看预计送达时间从8:30跳到9:00,肚子饿得发慌,手机里催单提醒弹了3次,我盯着屏幕差点点下“催单并备注差评警告”。 直到骑手打电话来,声音喘得厉害:“不好意思姐,刚才取餐路上,一个老太太骑车摔在路口,我扶她起来找了药店,耽误了点时间,您的餐我放保温箱里捂着,马上到。”挂了电话没5分钟,门被敲响,骑手额头上的汗顺着下巴滴,手里的餐袋攥得很紧,一个劲说“汤要是凉了我赔您钱”。我打开保温箱,麻辣烫还冒着热气,他转身跑下楼时,我看见他电动车筐里,还放着没来得及送的另外3份餐。 之前也遇过超时——有次下雨天,骑手把餐递过来时,裤脚全湿到膝盖,餐袋外面套着两层塑料袋,里面的粥没洒一滴,他说“怕您的粥凉,我把雨衣往餐箱上盖,自己淋点没事”;还有次晚高峰,骑手超时20分钟,送来的汉堡有点压变形,他从兜里掏出个没拆封的小面包:“路上被车别了一下,汉堡压着了,这个您先垫垫,我补您差价。” 其实谁点外卖不盼着准时,饿肚子、菜凉了、计划被打乱,委屈是真的。但比起“超时就差评”的痛快,我更怕那些超时背后,是骑手为了赶时间闯的红灯、雨天里打滑的车轮,或是偶尔帮了别人的小善意。当然不是说所有超时都该忍——要是骑手全程不沟通、态度敷衍,该提意见就提;可如果他带着歉意解释,餐食也尽量护得好好的,那句“没关系”,比一个差评,更让人心里踏实。 毕竟我们点的是一顿热饭,骑手跑的是一份要准时的生计,谁都不是故意想搞砸,多一句“没事”,比硬邦邦的差评,暖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