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难怪曹丕才活 40 岁,曹操尸骨未寒,他就开始干坏事,每件都遭天谴! 公元 22

难怪曹丕才活 40 岁,曹操尸骨未寒,他就开始干坏事,每件都遭天谴! 公元 226 年夏天,洛阳皇宫里,40 岁的魏文帝曹丕在病榻上咽气。 他到死都不明白,父亲曹操活了 66 岁,自己为何英年早逝。 民间百姓却看得清楚:这都是他自作自受。 公元 220 年正月,曹操刚病逝半月,曹丕在邺城办丧事时,就下令把父亲后宫未生育的妃嫔全迁到自己的永始台。 负责礼仪的太仆王观劝他 “丧期没过,违逆人伦”,反被曹丕扣上 “干预朝政” 的帽子罢官,流放到河东郡。 当年十月,曹丕因纵欲过度生病,高烧不退。 卞太后去探病,看见曹操生前最宠的王昭仪在给曹丕擦身,忍不住问:“你啥时候开始伺候陛下的?” 王昭仪不敢答,曹丕却满不在乎:“先王去世后,就让她们来照料我了。 221 年正月,曹丕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削宗室权力,对弟弟曹彰下手最狠。 当时曹彰守长安,握有三万精兵,曹丕以 “边境没事” 为由召他回京,夺了兵权,改封鄢陵侯打发回封地。 《魏略》里记着,曹彰离京时跟部下叹:“我哥忌惮我兵权,我怕活不长。 223 年,曹彰奉召进京,曹丕邀他在御花园下棋,席间甜枣早下了毒,曹丕靠枣子上的细痕挑无毒的吃,曹彰误食后很快腹痛倒地。 同年十一月,曹植因封地官员举报 “私纳流民”,被曹丕召到洛阳问罪。 朝堂上,曹丕以 “验才学” 为名,要曹植七步内写一首关于 “兄弟” 却不能带 “兄弟” 二字的诗。 诗虽保住命,曹植还是被贬为安乡侯,迁到偏远的雍丘县。 之后五年,他被改封六次,随身的书常在迁徙中弄丢。 222 年八月,降将于禁从东吴被送回魏国。 曹丕表面封他为安远将军,暗地里却让人在曹操陵墓陪葬坑的壁画上,画 “关羽坐帐、于禁跪地求饶” 的场景。 224 年九月,曹丕第一次亲征东吴,带十万大军到广陵郡,见长江对岸东吴军营连绵数十里,就认定对方兵强,下令撤军。 这次撤军让魏军士气大跌,军中还传 “陛下怯战” 的流言。 曹丕也染上风寒,回洛阳后病情反复,接下来两年常头晕、咳血。 226 年五月,曹丕病重,急召司马懿、曹真、陈群入宫托孤太子曹叡。 更讽刺的是,曹丕死后才三十年,司马炎就篡了曹魏江山建晋朝,这伏笔正是曹丕当年削宗室、重异姓大臣埋下的。 现代史学著作《中国古代帝王寿命研究》指出,曹丕早逝是多重因素导致的:长期沉迷酒色亏了身体,三次亲征的劳顿与失利加了心理压力,猜忌迫害兄弟功臣让他长期焦虑,这些凑在一起让他健康恶化。 民间说他 “遭天谴”,其实是他违背人伦、刻薄寡恩的必然结果。 不管文学成就多高,违背人伦、害至亲功臣,终究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曹丕的 40 年人生,照出了权力对人性的扭曲。 他本可凭父亲留下的基业当明君,却因贪婪、猜忌、刻薄,既透支了生命,也给曹魏覆灭埋下隐患。 信源:曹丕仅活40岁,在曹操尸骨未寒时他就干了两件事,是件件折寿——天下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