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不礼貌地说,就是因为朝鲜:没钱、没技术、没朋友。 同样是卖战机,中国能把歼 10CE 卖给孟加拉,却为啥拒绝了朝鲜?最近这事儿在军迷圈讨论得火热,有人说朝鲜是因为 “没钱、没技术、没朋友” 才被拒,可真要细究起来,这背后藏着比 “三没” 更复杂的门道,国际规则、地缘风险和实际需求,每一条都比钱更关键。 先看最绕不开的坎就是国际制裁。2006 年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了 1718 号决议,明确禁止向朝鲜出售战斗机、坦克这类重型武器。后来制裁一次次加码,连战机零件、维修工具和相关技术都被划入禁运清单。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明确表示会严格执行对朝制裁,不会做任何违规的军售操作。要知道,歼 10CE 作为先进的多用途战机,妥妥的 “受制裁清单常客”,真要是突破制裁出售,不仅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弹,还会让中国在外交上陷入被动。 再说说钱的问题,这确实是硬伤。孟加拉买 20 架歼 10CE 花了 22 亿美元,算下来单价 6000 万美元,还不算后续的维护、燃油和人员培训费用。而朝鲜 2019 年的国防预算才 40 亿美元,要养着 100 万大军,还要支撑核武器和导弹研发,能匀给空军的钱少得可怜。 别说一次性拿出几亿美元买战机,就算买得起,后续的运营成本也扛不住。孟加拉买战机时,中国给了 10 年分期付款的优厚条件,可即便如此,朝鲜的财政状况也很难支撑这样的长期支出,买得起用不起的买卖,对双方都没意义。 更关键的是朝鲜的军事战略根本不需要歼 10CE。这些年朝鲜把重心全放在了核武器和导弹上,从 2006 年到现在多次进行核试验,导弹射程也不断提升,靠 “核威慑” 来保障安全成了它的核心思路。 空军在其战略里更像是 “辅助角色”,目前装备的还是苏联时期的米格 - 21、米格 - 29,机型老旧却没急于更新。一方面是因为机场、雷达这些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就算买了先进的歼 10CE,也没法发挥最大战力;另一方面,对朝鲜来说,多造几枚导弹比买几架战机的威慑力更强,投入产出比差太远。 地缘政治的敏感性更是不能忽视的因素。朝鲜半岛的局势向来紧绷,韩国已经装备了 F-35 隐身战机,日本也在升级空中力量,一旦中国向朝鲜出售歼 10CE,必然会引发韩国、日本的强烈反应,甚至可能触发地区军备竞赛。 美国也肯定会借机加大在亚太的军事部署,给半岛局势火上浇油。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推动局势缓和,卖战机这种可能激化矛盾的事,显然不符合自身的外交立场,更不想因此背上 “破坏地区和平” 的黑锅。 中国的军售一直有明确的原则,既要遵守国际规则,也要考虑地区和平稳定,还要契合买方的实际需求。朝鲜想买歼 10CE 被拒,从来不是简单的 “嫌贫爱富”,而是多重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毕竟军售从来不是普通买卖,每一笔交易都牵动着外交格局和地区安全的神经。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