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演讲现分歧,对华表态呈两面性 10 月 24 日下午 2 点(日本时间),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发表上任后的首份政策演讲。现场气氛分歧明显,支持她的议员多次高声鼓掌,反对者也不时发声抗议,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混乱。 不过演讲的核心焦点,是高市早苗首次系统性亮出对中国的看法,内容却透着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她把中国、俄罗斯、朝鲜归为 “同一集团”,称这三方近期的军事动向 “让日本深感担忧”,并明确表示要加快提高军费,目标是尽快让军费占 GDP 的比例达到 2%。 按日本 2024 年 GDP 约 5.2 万亿美元计算,这意味着军费规模将超过 1000 亿美元,比 2020 年日本军费(约 540 亿美元)几乎翻倍。 另一方面,她又强调 “中国是日本重要的邻国”,表示要和中国 “建立建设性、稳定的关系”,还提到会继续推进中日元首间的坦诚对话,“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这番表述和之前岸田文雄、石破茂任首相时的对华基调基本一致,明显不想把中日关系彻底搞僵。 先说说 “担忧中俄朝军事动向” 这事儿,其实站不住脚。就拿中俄联合军演来说,近年两国的海上、空中联合演习都是提前报备、公开透明的常规行动,全程遵守国际法,从来没有针对第三方的意思,更没威胁到日本本土安全。 反倒是日本最近几年的军事动作不断。2023 年从美国采购了 “死神” 无人机,2024 年又把以色列的 “哈洛普” 自杀式无人机部署到琉球群岛,这些装备的监控和打击范围能覆盖东海甚至南海部分区域。 而且高市早苗本身就是出了名的 “鹰派”,2023 年竞选时就曾提议把军费提到 GDP 的 3%,现在说要提至 2%,本质上还是在推进她的扩军计划,“担忧邻国” 更像是为涨军费找的借口。 更说不通的是,高市早苗一边喊 “战略互惠”,一边在经济上对中国设防。据日本海关 2025 年上半年数据,日本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 22%,半导体制造设备、汽车零部件这两大日本优势产业,有近三成的市场依赖中国。 反过来,日本生产汽车、电子产品需要的稀土、锂电池正极材料,40% 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2025 年前 9 个月,中日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 3000 亿美元,两国经济早就深度绑定。 可高市早苗政府却在推 “友岸外包” 政策,逼着日本企业把在中国的工厂搬到东南亚,还计划出台法律限制对华出口尖端技术。 这就像 “端着中国市场的饭碗,却砸中国的锅”。真要是把中国惹急了,供应链一旦中断,日本的汽车厂、电子厂很可能停摆,到时候日本国内物价会涨得更厉害,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高市早苗敢这么一边对中国说 “友好”,一边猛推军费扩张,背后其实是美国在撑腰。她在演讲里明明白白说 “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的根本”,这话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要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 把日本变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 “军事落脚点”。美国想制衡中国,她就马上跟进涨军费;美国牵头搞 “四方安全对话”(美日印澳),她也第一时间凑上去,帮着一起围堵。 但美国根本不是真心帮日本,只是把日本当 “棋子”。一旦亚太地区真出了冲突,美国大概率会先保自己,不会替日本出头。更危险的是,这种 “拉帮结派” 会让东亚局势更紧张。 朝鲜 2025 年刚试射过射程覆盖日本全境的弹道导弹,地区安全本就敏感,日本这会儿涨军费,相当于给原本就紧张的局势 “添火”。而且日本民调显示,68% 的民众反对修改和平宪法、扩大军事力量,高市早苗的扩军计划,其实没得到多少民众支持。 高市早苗的演讲,本质上是想 “两头讨好”既想靠 “对华友好” 的表态维持中日经济合作,又想借 “安全担忧” 推进扩军、讨好美国。 但这种矛盾的做法,根本行不通,真心想和中国建稳定关系,就不该把中国和俄朝归为 “威胁集团”,更不该靠涨军费来 “秀肌肉”;想推进扩军,就别拿 “战略互惠” 当幌子。 东亚的和平稳定,不是靠军费堆出来的,也不是靠 “拉帮结派” 能换来的。日本要是真把军费提至 GDP 的 2%,很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警惕,甚至触发地区军备竞赛,最后反而会让日本更不安全。毕竟国与国之间,尤其是邻国,靠诚意和合作才能长久,搞 “两面派” 迟早会露馅。 参考信源: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 专家警示政治交易埋下联合执政危机 2025-10-21 20:01·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