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英德检察:多元联动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检察官同志,上次您参与的联合调解,农民工代表反馈拖欠工资终于到账,并给我们送了锦旗呢!”,近日,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调室工作人员向检察官欣喜地说道。

聚焦急难愁盼多元调解解民忧

2024年11月,英德市检察院检察官像往常一样前往英城街道综治中心开展法律服务时,了解到一起劳资纠纷: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45名工人被拖欠劳务费达66.68万元,多次协商无果后,工人集体申请调解。这起纠纷涉及人数多、金额大,检察官随即积极参与“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第一时间介入调处。

“农民工工资是底线,必须一分不少!”“拖欠农民工工资属违法行为,拒不支付将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检察官现场援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告知开发商法律后果,人民调解员、人大代表、法官和检察官共同从不同角度分析,经过多轮协商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开发商于2024年12月支付35万元欠款,剩余31.68万元于2025年1月15日前支付,并由法院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

2025年1月,眼看最后期限将至,开发商却因多重债务危机无力履约,工人们再度来到调解室表达他们对开发商违约的不满。在了解情况后,联合调解室立即启动联动执行机制,核查开发商监管账户,强制执行保障金用以支付工人工资,全程跟进监督确保专款专用。经过“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的多方努力,拖欠款项已经全部支付到账,农民工代表袁先生将一面绣有“排忧解难显担当,为民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郑重送到调解代表手中。锦旗的背后,是英德市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多元联动、司法护航化解重大劳资纠纷的生动实践。

建机制强联动长效化解基层矛盾

2021年7月以来,在市人大的带领下,英德市检察院率先试点“人大代表+”工作,建立“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协同机制,不断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积极创新代表联络方式方法,把主动接受人民监督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每周三,即使检察官再忙,都会按时前往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调室,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英德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确保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英德市检察院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2022年以来,英德市检察院派出170人(次)检察官到联调室,在调解工作中,检察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导和建议。他们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深入了解矛盾纠纷的根源,运用法律思维和调解技巧,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同时,人大代表和法官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参与法律服务、调解工作累计61起,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走出去请进来”双向互动促公正

英德市检察院在坚持“走出去”,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同时,更注重“请进来”,通过多种方式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检察院,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公开听证会是推动工作透明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英德市检察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公开听证模式,组建多元化的检察听证员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广泛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等作为听证员参加听证会。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案件情况,出示相关证据,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听证员们认真听取各方陈述,并进行提问和评议,最终形成听证意见。这种公开透明的听证方式,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让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全面地了解。2025年以来,英德市检察院共开展听证会88件次,邀请了260余人(次)的听证员参加听证,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此外,英德市检察院还探索建立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机制,推动实现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了检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英德市检察院以“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的多元联动模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也提升了检察工作的质效。接下来,英德市检察院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基层治理贡献更多的检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