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人不是吓大的!俄媒称,中国假如发生战争,不是一对一,而是面对美、日、韩、澳等

中国人不是吓大的!俄媒称,中国假如发生战争,不是一对一,而是面对美、日、韩、澳等国,不要认为有导弹、航母就可以无忧。 亚太局势如紧绷弓弦,美日韩澳军演频仍,导弹部署东移,俄媒直言不讳:中国若遇战事,非一对一较量,而是多国围堵。航母导弹再先进,也得面对联盟合力。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从不畏惧这种阵势,可当下风云变幻,谁知下一张牌会怎样打出?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美日澳韩加强军事协作,频繁搞联合巡航和导弹演练。2024年,美日澳韩四方对话升级,重点聊导弹技术共享和航母协同。澳大利亚推进AUKUS框架下核潜艇项目,日本升级驱逐舰装战斧导弹,韩国采购美制防空系统。这些动作,摆明针对亚太热点,意在形成包围圈。中国作为和平大国,坚持走合作共赢路子,但外部势力总爱搅局。俄媒提醒,别光看自家武器亮眼,现代战争还牵扯情报网、后勤链和盟友黏性。想想冷战后“印太战略”怎么铺开,美方拉拢日韩澳,强化情报交换,2025年9月美国还在日本部署Typhon中程导弹,射程直指敏感海域。中国国防白皮书强调,和平是主流,但主权不容侵犯。这话听着像老邻居闲聊,实则点出大道理:实力得全面,意志更要硬。 回看历史,中国人面对强敌,从没低头。1950年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对手是联合国军,以美国为主,装备飞机坦克远超我方。鸭绿江一跨,志愿军顶着严寒推进,长津湖战役中重创美军陆战一师,迫其从兴南港撤退。这仗打出中国尊严,让世界重估东方大国。1969年珍宝岛事件,苏军坦克集群入侵乌苏里江岛屿,中国边防部队反击,3月2日和15日两次交火,击退对手,维护边境线。那年苏联核威慑高悬,中国照样顶住,没让一寸土丢。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越军背靠苏联支持,侵占边境多处,中国军队两路出击,广西云南方向推进,摧毁敌方设施,收复失地后撤回。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印度军队越线进犯,阿克赛钦和东段多地失控,中国边防部队10月20日发起行动,收复达旺等地,确保领土完整。这些事迹,不是空谈,是实打实的记录。中国人爱和平,但碰上侵略,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武器再差,也靠那股不服输劲头。 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抗美援朝时,志愿军装备简陋,却用运动战拖垮对手;珍宝岛上,边防官兵依托地形,化解坦克威胁;中越中印战中,军队快速机动,精准打击要害。反观今天,中国国防现代化步伐稳健,导弹库存扩张,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东海南海频现身影。俄媒点出的多国压力,不是新鲜事,美日韩澳联盟早有苗头。2025年美日军演部署中程导弹,中国外交部回应冷静,强调对话解决争端。但军力建设一刻不松,歼-20战机护航,055驱逐舰护卫群出动。这些不是炫耀,而是底线保障。国际报告如美国国防部评估,承认中国军力跃升,却总爱渲染“威胁”。中国人不吃这套,纸老虎再多,也挡不住民族复兴大势。 话说回来,战争谁都不想,但备战才能止战。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称霸不扩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军人冲在前。面对美日韩澳的“小圈子”,中国推“一带一路”,拉近与周边国家距离。俄媒这评论,像在提醒老朋友:多想想盟友间的裂痕,美澳日韩内部也有分歧,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2024年中俄联合声明,就警告NATO别插手亚太,中国声音稳稳的。历史证明,中国人骨子里有股韧劲,抗美援朝后,美国政策转向;珍宝岛后,中苏关系缓和;边境反击后,邻国安分许多。今天也一样,导弹航母是底气,和平外交是上策。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军民鱼水情深,这才是最大威慑。 当然,俄媒话糙理不糙。单纯比拼装备,容易忽略网络战、太空干扰这些新玩意儿。中国军队转型快,联合作战能力上台阶,2025年南海实兵演练,就练多域协同。面对多国围堵,得靠综合国力,经济稳、民生暖、科技强。想想抗美援朝那会儿,国家一穷二白,还养活了上百万志愿军;如今GDP世界第二,产业链全球领先,谁敢小觑?中国人不是吓大的,从来不惹事,但事来了绝不怕。战略定力是关键,老话讲得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外部势力折腾半天,内里空虚,中国稳步前行,世界和平靠大家。 这些往事和当下,串起一条线:自强不息是硬道理。中国青年一代,继承先辈衣钵,投身军营科研一线。俄媒的警示,反倒激发斗志,提醒我们多练内功。亚太不是谁家后院,中国有权维护权益。未来,坚持党的领导,军队忠诚干净担当,国家安全屏障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