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0月2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刚宣称“独立经营能拒外部

10月2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刚宣称“独立经营能拒外部指示”,就被荷兰总部打脸说是“未经授权”。 闻泰科技当初为了拿下安世半导体,可是下了血本,从2018年就开始收购,前前后后花了330多亿真金白银,直到2020年才终于把安世半导体100%的股权拿到手。 要知道安世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在汽车半导体领域横着走,全球车企都得用它的货,这买卖乍看是捡了块金字招牌,实际上是给自己套了个看不见的枷锁。 中国子公司敢喊“独立经营拒外部指示”,说白了就是想给自己壮壮胆,结果荷兰总部一句“未经授权”就给噎了回去,这背后根本不是子公司和总部的口角,是控制权旁落的赤裸裸证明。 闻泰一开始还玩了个“中国控股、欧洲运营”的套路,留着德国籍的首席运营官、财务官和荷兰籍的首席法务官管日常,以为这样能稳当,初期确实看着光鲜,安世2022年营收冲到23.6亿欧元,毛利率从25%飙到42.4%。 可这蜜月期撑到2025年就崩了,美国一道“50%规则”下来,说被实体清单公司控股超50%就等同限制,安世立马慌了神,毕竟它离了美国技术和设备根本活不了。 更绝的是荷兰那边的操作,未经庭审就暂停了闻泰创始人张学政的董事职务,99%的股份直接托管给第三方,这哪是商业纠纷,分明是“先开枪后瞄准”的控制权抢夺。 美国官员早就放话“中国所有者存在问题”,欧洲管理层、荷兰政府跟着搭台,三方一配合,闻泰花330多亿买的就只剩个“分红权”,治理权半点摸不着,这就是别人地盘上的规矩——你可以当金主,但不能当主人。 往深了说,安世这种半导体企业本就是西方的“战略宝贝”,荷兰背后站着美国,怎么可能让中资真正说了算。2025年10月商务部跟欧盟谈的时候都提到了安世问题,中方催着要解决,欧盟也只是嘴上答应,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欧盟还有个《反胁迫工具法案》,哪天看你不顺眼,就能用“国家安全”的名义卡脖子,之前闻泰想收购英国芯片厂就被拦了,现在安世出问题,不过是老戏新唱。 中资企业总想着“花钱买捷径”,以为控股比例到100%就万事大吉,却忘了海外收购里藏着无数坑。闻泰留着欧洲管理团队当“管家”,结果管家联合外人把主人赶出门。这些教训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闻泰两天跌没100亿市值。 更讽刺的是,安世中国子公司喊“独立”,荷兰总部立马否认,这细节把“傀儡本质”暴露得一干二净。闻泰就算还能拿分红,可核心的芯片设计、客户关系、供应链全捏在欧洲人手里,美国说卡脖子就卡脖子,荷兰法院说托管就托管,330多亿花出去,最后连子公司的发言权限都管不了。 早年中企海外并购热的时候,2016年一年就砸超万亿,可很多都成了“冤大头”。不是说钱不重要,是在别人的地盘上,钱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控制权藏在法律条款、管理团队、政府关系和国际博弈里。 安世这出戏就是给所有中资企业敲警钟:那些被西方视作“核心资产”的企业,从来不是你有钱就能买走的,毕竟游戏规则是人家定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