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18日丹江口水库水位蓄至170米之后,10月24日,三峡水库水位也稳步蓄至175米。在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两大水库成功实现满蓄目标,精细化气象服务助力两大水库实现防洪和蓄水双胜利。
洪水防御与水资源利用的双重考验
今年9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从前期的较常年偏少迅速转为偏多5.8成,排1961年以来第2位(仅次于1983年),其中汉江流域偏多2.1倍,列1961年有实测记录以来第一位。9月5日至10月18日,汉江上游相继形成7次编号洪水,有4次编号洪水集中在15天内发生,为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密集秋汛”。面对严峻形势,一方面,必须为连续洪峰预留充足防洪库容,确保中下游安澜,另一方面,又要抓住有利时机多蓄水,为冬春季节中下游供水和发电、航运及生态用水提供保障,流域气象服务面临双重考验。
从“看天”到“算天”的科技赋能
在秋汛防御与蓄水调度中,长江流域气象台以科技为盾,面向精细化流域分区,基于格点实况融合降水产品与雷达定量降水估算数据,应用多模式动态优选集成技术,研发多源融合的流域无缝隙高精度网格降水预报系统。同时,通过构建流域暴雨历史个例库,结合天气相似识别算法,实现了对天气系统的智能匹配与演变分析。今年秋汛期间,长江流域气象台成功精准预报全部10次强降雨过程,尤其对长江上游和汉江强降雨的发生时段和落区进行精准研判,为以三峡和丹江口水库为核心的梯级水库群最优化开展水资源调度提供了关键决策支撑。
精细化服务为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秋汛调度关键期,长江流域气象台滚动发布决策服务材料19期(其中重大级别4期),与长江委联合发布《水文气象专报》1期。期间,与三峡集团、长江委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7次、电话会商10余次,参与湖北省防汛抗旱汉江专题调度会商17次,为长江水库群联合调度及我省江河湖库防汛抗旱提供了科学依据。三峡水库采用“走走停停、上下波动”的动态蓄水策略,统筹库区安全、水资源利用与航运保障;汉江流域对以丹江口水库为核心的控制性水库群实施梯级联合调度,成功应对7次编号洪水,累计拦洪172亿立方米,最大降低汉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水位8.32~11.26米。
在确保流域安澜的前提下,两大水库实现满蓄,为今冬明春电力保供注入强劲动能,丹江口水库的满蓄,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精细化气象服务为流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调度贡献了气象智慧和气象力量。(作者:韩芳蓉责任编辑:刘庆忠)